「哲学园」奥古斯丁“时日”思想的两条道路( 三 )
事实上 , 欠缺与质料之间的关系要比表面上看起来更为复杂 , 用奥古斯丁的话说 , 夜所代表的“欠缺本身 , 就是从形式趋向于质料和虚无”(11) 。 一方面 , 质料与欠缺不同 , 前者是创造出来的存在 , 后者是反创造的非存在;前者可以接受形式 , 后者是彻底的去形式 。 另一方面 , 两者之间又有非常内在的关联 , 因为质料正是从虚无中造的 , 是无形式的欠缺性存在;而所有欠缺又都是某种去形式 , 都意味着从形式向质料的转向 。 质料之所以能够获得形式 , 正由于它是完全的无形性 , 是受造物自身的虚无化 。 也正因此 , 奥古斯丁对“无中生有”概念的使用相当随意 , 经常说一切都是从虚无中造的 , 而不在严格的意义上说只有质料是从虚无中造的 , 因为 , 虚无性通过质料被传递给了赋形后的万物 。 在此意义上 , 光与暗、早晨与晚上、昼与夜 , 这三对时日概念所要呈现的区别 , 归根结底都是形式与无形式、存在与虚无的区别 。 如此看来 , 不但关于晚上的两种解释(即欠缺和质料)没有根本矛盾 , 12.37中关于夜的两种解释也没有根本矛盾:一种将夜理解为欠缺 , 另一种将其理解为无形性 , 只不过欠缺偏重指“去形式” , 无形性偏重指“无形式且可能获得形式” 。
二、赋形与转向
文章图片
精神质料被赋形后 , 首先造出的是创世第一日的光:“上帝说 , 要有光 , 就有了光 。 ”奥古斯丁不认为从精神造物来理解这句话有什么不妥 , “因为已经存在某种有待你照亮的生命了”(18) 。 圣经这句话说的 , 就是那先已存在的质料性生命被光照成为光的过程 。 等到写作《创世记字解》时(401-416) , 奥古斯丁已经相当坚定地认为 , 起初所造“天地”中的天不是完善的精神造物 , 而是未赋形且接近虚无的精神质料 , 亦即有待照亮的生命 。 这样也就能更好地解释天与第一日所造之光的区别和联系:天是精神造物的纯质料 , 光是质料被赋形后的精神造物 。
在奥古斯丁看来 , 质料的赋形就是时日中的创造 , 这一创造的展开在于质料听从召唤而转向神圣理智 , 即圣言中的形式 。 (19)也正因此 , 不同于质料的创造 , 作为赋形的创造才要通过上帝的言说来进行 。 所谓通过言说创造 , 就是召唤质料转向形式:
每当《圣经》说 , “上帝说 , 要有” , 我们都应该将其理解为在圣言(与上帝共永恒)的自然中进行的非物质言说 , 他召唤被造物的不完善回到他自身 , 如此它们就不再是无形式的 , 而是每个被造物都按照先后次序被赋形 。 在这样的回转和赋形中 , 每个被造物都以各自的方式模仿作为圣言的上帝 , 即 , 模仿上帝的子——子永远亲近父 , 与父完全相似 , 且本质相同 , 因而与父为一 。 而如果被造物背离造物主 , 保持无形式的不完善状态 , 那它就不再模仿圣言的形式 。 (20)
从形质论的存在道路来看 , 奥古斯丁这里的创造明显包含两个环节 , 一是创造质料 , 这发生在创世六日之外的“起初”;二是给质料赋形 , 这发生在六日之内 。 质料的转向就是从无形式走向赋形 , 从存在走向完善 , 从起初走向圣言 , 从作为起源的基督走向作为形式的基督 , 同时也是从混沌的黑暗走向光与昼 , 从时日之外走向“有晚上 , 有早晨”的日子 。
基于以上两个环节 , 奥古斯丁最终得以给出从存在道路入手解释时日的完备方案 。 具体说来 , 光是赋形后的精神造物 , 之所以称其为光 , 是由于它被上帝的智慧之光照彻后便成为了光 , 获得了发光理性的能力 。 (21)在这里 , 暗不再是作为欠缺的虚无本身 , 而是成了与形式相对的质料 。 准确地说 , 是光赋形后剩余的未赋形状态 。 光暗的分别就是“有形式之物与无形式之物的分别” , 而昼夜则是两者之间有序的交替 。 暗与夜被分别出来 , 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质料的无形性并非没有得到有序的处置 , 受造物的生灭变化并非不能增添宇宙的光辉;另一方面是为了表明给质料赋形的过程尚未结束 , 另有其他造物将会从中造出 。 因此 , 对第一日而言 , “有晚上”是指已经完成的光的赋形 , 而“有早晨”则是指剩余质料再次赋形的开端 , 其他几日的晚上与早晨可依次类推 。 “在造光体之前的整个三日中 , 把晚上理解为已经完成之工的终结 , 也并不荒谬;而早晨 , 则指将要到来的工 。 ”(22)这一对“有晚上 , 有早晨”的理解等于重新回到、并用赋形理论深化了驳摩尼教时的解释思路 。 而相比《未完成的创世记字解》中的看法 , “晚上”的地位被大大提升 , 它不再是事物的欠缺或质料 , 反而成了赋形后的完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