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对创始人任喆:做社交先免费,而我们却走了相反的路
2017年伊对锚定下沉相亲交友市场时,出发点和所有创业者一样:寻找真实、高频的需求 。 但伊对找到了一个简单的判断维度,认为付费能力代表了一种市场真实需求的存在 。
伊对团队有一定的社交基因,曾创业做过一款旅行社区类的产品 。 在决定做伊对之前,任喆前后分析了国内外上百款社交产品,想要做一款符合内敛的中国人性格特点的、简单易用的相亲交友软件 。
创始人任喆认为,一个好产品一定是解决了某一领域的真实、高频的需求,伊对解决的是中国广大人群找对象的问题,围绕这个核心点展开,无论是社交还是服务,都是工具和手段 。
反复试错
【##伊对创始人任喆:做社交先免费,而我们却走了相反的路】尽管准备周全,但伊对第一步其实还是走错了 。
任喆告诉36氪,第一步,伊对做了一个类似探探的左滑右滑的功能,并且不收费 。 当时伊对把市面上陌生人交友产品的问题归因在“收费”上,认为不收费,比阻断沟通类的收费产品更友好 。
“后来我们悲催地发现,2017年上半年这个左滑右滑的功能,对大众人群根本不好使 。 这产品一点希望也没有,数据特别差,留存也差 。 ”任喆总结 。 探探、Tinder的套路,更适合一二线城市,擅长社交的年轻人 。
引入中间人破冰的想法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 。 这源自一个朴素的想法:中国人有介绍对象的习惯,但中国人性格比较内敛,伊对团队觉得,引入中间人可能是个破局点 。 这也就是后来在伊对App里看到的“红娘”角色 。
不过,以什么方式来组织线上相亲,文字、视频、音频还是直播,伊对也经历了反复试错 。
初创团队资金有限,首先尝试的是成本最低的文字体验 。 尽管已有红娘在中间撮合,但文字交流的弊端在于“总有断档、用户焦点不集中,聊着聊着就散了 。 ”很快,文字形式告一段落 。
2017年年中,伊对将文字切换为直播,但不是视频,而是语音 。 现在伊对App里已经看不到语音直播的场景了,据任喆描述,“它是一个五人直播间,一个红娘,一个女嘉宾,类似非诚勿扰,匹配三位男嘉宾 。 通过语音的方式,几位嘉宾轮流进行自我介绍 。 ”
一个明显的改善是,语音直播用户可以聊起来,比文字效率要高 。 但伊对团队很快发现,随后上线的礼物系统却无人问津 。 用户留存了,也活跃着,但就是没赚出一分钱来,反而要烧很多钱 。
伊对的第一笔融资是在2019年6月,获得蓝驰创投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 半年后,获得XVC、蓝驰创投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
但在2017-2018年,伊对还是那个依靠自有资金不断试错的初创团队 。 上线语音直播后,2018年每个月支出达到八九十万,“感觉在春节前后撑不住了,但还得再试,迫于无奈最后启用了视频方案 。 ”任喆说 。
相对于文字、语音,视频意味着更加高昂的成本,不仅是服务器的成本、还有风控成本的大幅增加 。 如果再次失败,意味着可能没有资金来进行下一次的尝试,“是咬着牙在烧” 。
幸运的是,视频方案选对了 。 上线视频时候,用户开始有消费了,用任喆的话来说,这是因为“视频能够达到燃点” 。 用户有付费之后,付费门槛定在多少合适,伊对团队又进行了七八次试错,从20元、10元、8元、5元最终调整至2元 。 “2块钱是最合适的,它意味着一个上台的机会,一个碰眼缘的机会 。 ”任喆说 。
几经周折,伊对最终验证了由红娘牵线,三人在线视频聊天作为陌生人破冰的方式 。 2019年底,伊对日活用户数较年初翻了10多倍 。 截至目前,伊对已有4000万用户,红娘近5万人,每月在线相亲场次达到1000万场 。
非常规路线:一开始就商业化
一般情况下,社交产品乃至互联网产品一贯的做法是:先免费、再付费 。 尤其是社交产品,先做到几百万DAU才开始考虑做增值服务,又或者,继续拉升DAU 。
但实际上,商业化伴随着伊对的每一个阶段 。 “从伊对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商业化了,一开始没钱也没打算融资,左滑右滑日活跃用户100人的时候,我们就有会员功能 。 ”任喆说,当时的状态不是“能不能赢”,而是“多活一阵子”,哪怕一个月回款二三十万,就还能再进行验证 。
推荐阅读
- 哈佛学者:新冠疫情2024年仍可能复发,社交隔离需再持续2年
- 「创始人」韩东国际创始人刘彩凤 打破传统顺应发展开创护肤养生新时代
- 伊朗▲伊朗外交部长同王毅通话,次日社交媒体发文:用这句话痛批美国!
- QQ音乐们战事升级:版权之外要拼社交和视频 | 观潮
- 『社交距离』韩国确诊病例达10635例 政府强调继续保持社交距离
- 快讯!与总统意见不一,坚持“社交疏离”的巴西卫生部长被博索纳罗解职
- 『Vlog』疫情下的Vlog: 是真实的记录,更是温暖的社交
- 年轻人爱社交?可能你对他们有一些误解
- :尼日利亚外长澄清:部分尼公民在广州未严格遵守防疫规定 社交媒体错误解读
- 「歧视」尼日利亚外长澄清:部分尼公民在广州未严格遵守防疫规定 社交媒体错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