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时代财报背后:海外征途的持久战

欢聚时代财报背后:海外征途的持久战
近日 , 欢聚集团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 财报显示 , 2019年全年 , 欢聚集团营收255.7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62.2% , 其中四季度营收76.1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64.2% 。 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全年净利润为22.52亿元人民币 , 同比下降了31.2% 。作为最早一批布局海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 近年来 , 欢聚集团一直都在全球范围内谋求游戏直播以外的业务转型 , 正着力打造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主要内容的“双驱动”增长模式 。就当前来看 , 其打造的“双驱动”增长模式已初见成效 。 财报显示 , 截止2019年第四季度 , 其全球视频和直播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合计达到4.85亿 , 这在同行中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欢聚集团的整体转型目标已经实现 , 相反这只是它朝正确方向转型的深入 。 未来随着海外市场竞争的加剧 , 欢聚的转型还要继续 。财报喜中带忧财报显示 , 2019年欢聚集团实现了四季度及全年营收双增长 , 增长幅度均超过60% , 超市场预期 。从运营数据来看 , 欢聚集团2019年四季度全球视频和直播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到4.85亿 , 其中有八成来自海外市场 。 短视频平台Likee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08.3%至1.15亿 , 通讯软件Imo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到2.11亿 。从其主营的直播业务来看 , 四季度欢聚集团直播服务移动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1.5%至1.58亿 , YY、虎牙等国内平台增长平稳 , 月活用户达1.02亿;海外增长也呈现出整体良好的态势 , 四季度月活用户达5610万 , 其中Hago月活用户3300万 , 同比增长57.9%;Bigo Live移动月活增至2310万 , 同比增长18.6% 。从这些财报数据中不难看出 , 欢聚集团旗下的直播、短视频以及通讯等矩阵产品均已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占得了重要的市场地位 。并且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 , 其月活用户数据都相当亮眼 , 这得益于过去一年在这些领域的坚持投入 。近年来欢聚也一直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突破点 。 去年3月 , 欢聚集团宣布全资收购新加坡海外视频社交平台Bigo , 企图打造以直播和短视频为主要业务的海内外新业态 。 但就财报数据而言 , 花重资收购的Bigo并没有给欢聚带来多大的回报 。此外 , 从营收结构来看 , 欢聚集团的短板也很明显 , 即营收严重依赖直播收入 。 数据显示 , 2019年四季度 , 欢聚集团直播收入为71.47亿元人民币 , 占总营收份额的93.8% 。同时 , 欢聚集团在用户与营收增加的背后 , 其运营成本也在逐步攀升 。 数据显示 , 欢聚四季度运营成本为人民币51.01亿元 , 同比增长69.3% , 成本费用上升较快 。 收入分成费用和内容成本相比于2018年同期的25.55亿元增长至37.27亿元 , 带宽成本从2018年同期的2.46亿元增长至5.05亿元 。财报指出 , 2019年四季度的营业费用为22.96亿元 , 而2018年同期为9.31亿元 , 增长因为销售与营销费用的增加 , 支出了总计10.26亿元 , 主要是加大了对海外销售和营销活动的投入 , 以及在与Bigo合并之后 , 相关折旧以及摊销带来的影响 。资料显示 , Bigo正加速在美国、日本、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变现 。 近半年来 , 发达国家新增付费用户数量达到50% , 但Bigo仍在亏损中 。 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 , 其净利润约为-5.18亿元 , 相较YY的6.23亿元、虎牙的1.62亿元净利润明显亏损还非常严重 。直播、短视频的海外战事与所有依赖流量的互联网公司相同 , 欢聚集团要想保证其持续稳健的发展状态 , 就必须不断拓展用户数量 。 财报显示 , 四季度欢聚集团全球视频和直播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到了4.85亿 , 同比大涨436.7% 。很明显 , 用户量的暴增得益于这两年来欢聚集团的全球化布局 。 去年收购新加坡海外视频社交平台Bigo , 加重了盈利负担的同时也给欢聚集团带来了巨大的用户量 , 这相对于国内日渐增高的获客成本来说 , 此次收购还是相当的划算 。财报显示 , 接近5亿的月活数中 , 超过78.8%的用户来自海外市场 。 其中Likee表现最为抢眼 , 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08.3%至1.15亿 。截至2019年12月31日 , 欢聚集团已经形成了以YY、Bigo、虎牙为主的三大核心业务 , 旗下覆盖直播、短视频、社交通讯、小游戏等多元产品矩阵 。 可以说欢聚时代新的业态已形成 , 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向好 。不过 , 近年来由于国内直播业务增长放缓 , 市场流量见顶 , 各互联网巨头纷纷出海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 东南亚、印度、中东等地区已成为了中国资本的掘金热点区域 , 而这让欢聚时代的出海面临的竞争挑战陡然增大 。据Your Story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19年一季度 , 印度共发生190起融资事件 , 总额41亿美元;截至2020年初 , 印度独角兽公司数量有20家 , 其中超过10家来自中国的投资方 , 中国资本占据了印度独角兽半壁江山 。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小米等大小巨头均将目光瞄准海外 。 以欢聚集团主营的直播及短视频领域为例 , 海外就面临着字节跳动同台竞争的情况 。数据显示 , 2018年期间 , 中东地区短视频、直播应用Top 20榜单中 ,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App占据其中的15席 , 前十名中占据其中的9席 。 据Sensor Tower公布的数据显示 , 去年二季度中国短视频、直播App下载量的Top 20中 , 基本被欢聚集团和字节跳动两大巨头所瓜分 。可以预见 , 在不久的未来 , 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 , 各巨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 尤其是直播及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搏杀将会在海外持续上演 。 这就使得欢聚时代在扩张的同时 , 还是要注重苦练内功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目前来看 , 拓展海外市场是当前国内互联网公司的重要方向 , 但要顺利出海 , 除市场机遇、模式创新之外 , 还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 。 欢聚集团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依靠的正是资金和技术两项硬实力 。海外征途的4年中 , 欢聚集团在内外部完成了两次转型 。首先 , 欢聚集团从一家面向国内的视频直播互联网公司 , 转型成为全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 。 目前 , 其海外业务发展势头迅猛 , 手握2.1亿流量的视频媒体平台 , 并形成直播、游戏、短视频等丰富的的产品矩阵 , 俨然已成为海外崛起的社交新巨头 。其次 , 欢聚集团开始向技术型公司转变 。 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投入 , 将人工管理转向人工智能管理 。支撑起扩张转型的是国内YY和虎牙两个吸金大户 , 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 这让其在寒冬之中反而占据了优势 , 极大地加速了其海外化进程 。不过 , 海外整体变现效率并没有国内高 。 国内的语言、文化、群体特点高度统一 , 获客虽然难 , 但成本可以降下来 , 而海外各区域语言、文化等差异巨大 , 要投入更多资源来拓展不同背景文化的群体 , 仍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另外 , 竞品的增加也对市场形成了分割 , 造成付费用户的流失 , 除了抖音、快手和YY , 国内包括腾讯、映客、猎豹移动、花椒直播、UC等多家企业也瞄准了东南亚市场 , 均有不同的产品布局 。对比国内 , 移动支付在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兴起 , 部分地区连互联网基础都很薄弱 。 换句话说 , 出海的视频内容平台 , 先要面对持续增长的运营成本 , 耐得住一个长久的市场培育期 , 才能踏入变现阶段 。从长远来看 , 欢聚集团在转型这条路上的方向是正确的 , 而且其也具有相应的实力和转型的条件 。 但还需注意的是 , 转型于欢聚集团而言 , 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 而是一场持久战 。文/刘旷公众号 , ID:liukuang11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