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翚《虞山枫林图》

『』清 王翚《虞山枫林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 王翚 虞山枫林图 轴 纸本设色 146.4x61.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鉴赏
《虞山枫林图》是王翚应朋友顾湄之嘱 , 绘家乡虞山的秋景 。此作仿照黄公望画法 , 运用圆润的中锋笔法勾、皴、点、染 , 并施以轻淡而鲜丽的色彩 , 力追《秋山图》之神韵 。同时也较真实地刻画了家乡的胜景 。
顾湄(约公元1653年前后在世)字伊人 , 号抱山 , 江苏太仓人 , 顾梦麟养子 。早通经义 , 十二岁作《为上者与民争利论》 , 宿老异之 , 为陈瑚高弟 , 徐乾学延馆于家 。慎交、同声社兴 , 皆以得湄为重 。值奏销案被累 , 遂绝意进取 , 专力于诗古文 。吴伟业尝访之 , 出叹曰:“梦麟有子矣!”湄工诗 , 与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 。曾应徐乾学聘 , 助之校刊《通志堂经解》 。收藏过《宣和画谱》 。另有诗文集名《水乡集》 。
『』清 王翚《虞山枫林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 王翚《虞山枫林图》】虞山在王翬的家乡 , 他朝夕于斯 , 探奇领幽 , 得其胜趣 , 虞山的各处美景便成了他画作中的重要题材 。在这幅为友人顾湄绘制的《虞山枫林图》中 , 王翬以高远法构图 , 秀峰叠现 , 碧树层出 , 苍翠凌天 , 烟岚弥漫 , 曲径依山势蜿蜒而下 , 小桥斜衔溪水两岸 , 村居散落水畔林内 , 火红的枫叶隐现于青松碧柏之间 , 正是一派虞山初冬的醉人佳景 。整幅图画雄美中见雅致 , 严谨而又不失生动 , 群山多用披麻皴 , 行笔秀润 , 设色明丽 , 堪为佳构 。
『』清 王翚《虞山枫林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初“四王”虽均以仿古著称 , 但其中又有分别 。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是宗法黄公望为主 , 兼及旁人 , 王翬则有所不同 。学画之初 , 他也对黄公望用功最勤 , 自从拜王鉴、王时敏为师后 , 他广览古画佳品 , 锐意临仿 , “凡唐宋元明诸家无不摹仿逼古” , “笔墨神韵一一独真” , 终集众家之大成 , 融汇贯通 , 风貌自成 。王翬早期(40岁以前)的创作并非一味沉浸于模仿前人的图画 , 他对实景的写生是比较注重的 。他曾遍游大江南北 , 徜徉在名山大川之中 , 包揽秀丽山色 , 有诸多写生之作 。《虞山枫林图》是王翬早期以临仿为主时的代表作 , 也是他描绘家乡美景的写生精品 , 山水法取黄公望笔意 , 略作变化 , 有平淡天真之趣 。以古人笔法 , 写眼前胜景 , 格调明快生动 , 形神必备 , 独具自然天趣 , 正是王翬迥于其他“三王”之处 。
『』清 王翚《虞山枫林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画上有王翚行书自题:“戊申小春既望 , 伊人道长见过虞山看枫叶 , 枉驾荒斋 , 述胜游之乐 , 临行并嘱余图其景 , 因成此幅奉寄 , 时长至后三日也 。虞山弟王翬 。”下钤“王翬之印” 。戊申为康熙七年(1668年) , 王翬时年37岁 。其右为吴伟业行书题七绝一首:“初冬景物未萧条 , 红叶青山色尚娇 。一幅天然图画里 , 维摩僧寺破山樵 。戊申嘉平爲伊人社长题画 。吴伟业 。”下钤“吴伟业”印一及引首印“梅花庵” 。另有鉴赏印三方:“致远堂珍赏”、“鹤舟所藏”、“紫雪山房鉴藏书画印” 。
作品资料
王翚(1632-1717) , 子石谷 , 号耕烟散人 , 清晖主人等 , 江苏常熟人 。幼即嗜画 , 年二十师事王鉴 , 复经王鉴引荐 , 师王时敏 。王时敏尽出家藏 , 与之临摹 , 相与参究 , 他的摹古能力在清六家中首屈一指 。除擅长山水之外 , 偶亦画花鸟竹石 。王翚在艺术实践中能排除门户之见 , 综合南北之长 , 汲取诸家技法 , 冶为一炉 , 形成自家风格 。他的作品章法变化多 , 墨笔和青绿皆精 , 山石树法清润秀雅 , 风格清逸秀丽 。王翚60岁时奉康熙帝诏赴京师 , 任绘制《康熙南巡图》主笔 。历经六年 , 完成了12卷总长达半华里的历史巨作 。康熙帝赐“山水清晖”四字 。遂自号“清晖主人” 。从此“声名震海内” , 追随者 甚众 , 为“虞山派”之开山祖 , 有“画圣”之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