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一起卖”满月:造血式助农促销售猛增( 二 )
云南楚雄
之前不懂电商 , 10万吨玉米待售
电商保质高价收购 , 下单后采摘保新鲜
“电商收购的价格比经销商高一些 , 对农户们比较好 。 ”3月17日 , 许建超向新京报采访人员介绍 , 苏宁易购上的销量虽然不如线下经销商采购得多 , 但是平台上对玉米的品质要求 , 会提高玉米的进价 , 从而提升农户的收益 。
许建超是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黄瓜园镇点连村村民 。 此前 ,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经销商进不来村里 , 批发市场不开市 , 物流运输费用高 , 让不少村民种植的蔬菜水果烂在了地里 。 2月中旬 , 许建超向新京报采访人员介绍 , 玉米是当地特色 , 自己家6000斤玉米滞销 , 而该县有10万吨玉米待售 。
许建超第一时间在后台报名 , 2月19日 , 苏宁易购与许建超联系 。 苏宁易购云南特色馆的运营人员和许建超核定了供货价、产品包装、快递运输等基本信息 。 3月2日 , 苏宁易购将玉米在平台上架 。
苏宁易购方面介绍 , 疫情期间 , 平台推出了包括源头直采、流量扶持、开通绿色通道、五折物流费用以及多项免费政策等18项举措 , 为助农行动保驾护航 。 苏宁拼购向全类目农户商家开放 , 免收平台使用费 , 设置极速审核绿色通道 , 6小时内完成审核 。
“之前不懂电商 。 ”许建超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 , 自己没有网店经营的经验 , 苏宁的运营人员便教她拍照 , 准备资料 , 降低运输成本 。 由于快递运输在路上会耽误时间 , 为了保持玉米新鲜 , 双方决定下单后再现摘玉米 , 并在泡沫箱内放上保鲜膜 , 维持水分 。
“最近几天又把商品详情页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 目前针对玉米这款产品 , 我们申报了大促的活动和后期拼购推广的计划 。 ”3月4日 , 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采访人员介绍 。
“昨晚手机就有人下单了 。 ”3月5日 , 许建超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 , 滞销玉米被报道后 , 当天她就收到16个订单 , 一共销售48公斤玉米 , “比平时拉到集市卖的数量高很多 。 ”
3月6日 , 新京报采访人员从苏宁方面了解到 , 目前由于物流费用、采购价和包装等成本居高不下 , 许建超家的玉米的竞争力不足 , “现在和商户、农户在二次沟通 , 看看有没有可以降低下成本的环节 , 努力把售价降下来 。 ”
“我自己的已经卖出去了 , 县里还有不少 。 ”3月17日 , 许建超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 , 自己家里的6000斤玉米 , 通过苏宁易购卖出了一些 , 其余的由线下经销商全部收购 。 但是全县玉米还有滞销的情况 。
许建超不仅在电商平台上销售自己的玉米 , 还通过采购的方式帮助其他农户对接苏宁易购 。 “玉米是一次性成熟 , 如果只卖我的 , 只能卖一单 。 ”许建超解释 , 电商平台每天都有订单 , 而成熟的玉米需一次性采摘 , 每次采收完只能做成一单 。 所以在解决完自己滞销情况后 , 许建超主动收购农户的优质玉米 , 与电商平台对接 , 解决全县的滞销状况 。
“平均下来每天能有个13单 。 ”许建超介绍 , 电商平台每天的需求量不同 , 3公斤一单的玉米 , 多的时候一天可以销售出去30单 , 少的时候一天只有几单 。 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 , 当地允许外来车辆通行 , 近几天已有经销商前来收购 , “每天差不多能有100吨 。 ”
“近几年 , 我们县开始做线上销售 , 但是农户们都不太会 。 ”许建超向新京报采访人员介绍 , 由于对线上销售的不熟悉 , 元谋县的玉米知名度不高 , 销量也不行 。 许建超希望借助这次与电商平台的对接 , 打造自己家乡的品牌 。
北京平谷
一天一千单 , 红肖梨滞销转脱销
上线两天售罄 , 仍有消费者要购买
“按照往年正常的情况 , 到了果树收成的时间 , 批发商会自行上门采购 , 正月里能基本售完 , 不存在三月份还滞销着大批水果的情况” , 对于今年的特殊情况 , 张红梅表示 , 地方部门和电商介入速度令村民满意 , “反正我们卖得是挺快的” 。
推荐阅读
- 郝玉霞:健身器材滞销 女老板直播“复活”
- 『月亮』原创 4月8日 将迎来今年最大满月
- 盒马■爱心助农“授人以渔” 盒马解决千万吨滞销农产品
- 「数码」特产滞销帮帮湖北!小米有品上线众筹潜江龙虾活动,吃货们来支持
- 「万物尝鲜节」草莓滞销 电商“疫”路崛起
- 『』2020年度最大满月“超级粉月”即将在4月降临,这些亮点值得一看
- 『满月』本年度“最大最圆月”8日现身天宇
- 『天文』定好闹钟,下周三的“粉红满月”将是今年最大、最亮的超级月亮
- 「阿里巴巴集团」电商助滞销农产品“突围” 阿里:已帮农民卖出超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