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纷纷入局,音乐当打之年,驱动在线音乐平台的“三驾马车”

「」巨头纷纷入局,音乐当打之年,驱动在线音乐平台的“三驾马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 | 即非
三月初 , 字节跳动旗下音乐流媒体应用Resso , 宣布正式在印度和印尼上线 。头条系的入局 , 宣告腾讯、网易、阿里、百度以外又一大厂涉足音乐场景 , 再一次凸显了音乐作为线上场景的重要地位 。
以这个消息为始 , 整个三月各大音乐平台几乎都有新消息 。3月11日 , 太合音乐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宣布双方达成合作 , 虾米音乐上架了太合音乐旗下歌手的音源;3月14日 , 网易云音乐宣布签下了音乐真人秀节目《我们的乐队》的独家音频 , 继《歌手·当打之年》之后再次拓展了综艺版权库 。
而国内首家上市的音乐平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则在3月17日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 , 2019年四季度 , TME在营收、净利、付费用户数、在线音乐ARPPU等几个关键指标上 , 均获得增长 , 在全球市场被疫情悲观情绪影响下 , 为行业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01 | 版权:音乐巨头的商业城墙
在TME的财报中还有一些数据值得关注 。第四季度TME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60.1%至人民币11.1亿元(1.6亿美元);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3990万 , 同比增长47.8% , 环比上一季度净增加450万;在线音乐ARPPU(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 , 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同比增长8.1% , 达到9.3元 。这不仅意味着TME的业务正在健康增长 , 更体现了国内在线音乐版块的商业潜力 。
从TME的财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 国内用户音乐内容付费习惯正处于稳步形成阶段 , 消费意愿与对消费内容接受度逐渐提升 , 音乐付费内容的范畴主要包括平台会员、音乐包、数字专辑等 ,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版权作为数字音乐行业的基建 , 决定了音乐平台往上层搭建商业架构的起点 。
随着2015年“最严版权令”的发布 , 音乐版权在音乐行业中变得越发重要 , 各音乐平台也是以此为重塑行业的契机 , 将版权资源作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 尽己所能拓展曲库版图 , 自此 , 曲库丰富度成为了用户选择音乐客户端的首要考量因素 。
在此大背景下 , 在线音乐平台经历多年的整合 , 最终形成了目前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网易云音乐为第一阵营 , 阿里旗下虾米音乐、中国移动旗下咪咕音乐为第二阵营 , 百度旗下千千音乐以及电信旗下爱听4G为第三阵营的在线音乐行业格局 。02 | 增长放缓 , 百“音”争鸣深耕存量市场
随着用户量的日趋饱和 , 音乐行业已从增量红利时代转向存量红利时代 , 版权这一单一维度已然不足以持续支撑平台业务的健康增长 , 深耕用户、提升平台的商业价值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心 。
另一方面 , 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日趋分散 , 需求多样 , 兴趣圈层愈发细分 。对于音乐平台而言 , 需要平台强化自身内容生态的建设 , 构筑立体化的内容玩法 , 实现多场景、多圈层的内容覆盖 , 以增强用户粘性 。只有用户在平台留存 , 品牌才能依托平台实现商业价值增长 。
在线音乐平台都不断在内容产出和玩法升级上做着尝试 。基于网易云音乐“音乐+社交”的平台调性 , 其不断以精细化圈层的内容去深耕用户兴趣 , 如《 了不起的国风 》、《 国风极乐夜 》等国风综艺IP 。同时也有跨界联动、音乐现场、泛次元线下集会、明星粉丝集市等玩法构建音乐共鸣营销的力量 , 能帮助品牌传递情感诉求 , 与多圈层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
「」巨头纷纷入局,音乐当打之年,驱动在线音乐平台的“三驾马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早年间就有网易云音乐与农夫山泉的乐评水经典案例 , 通过将精选出的30条用户乐评 , 印制在6亿瓶农夫山泉瓶身, 引发舆论关注 , 实现跨界联动 。去年 , 网易云音乐联合滴滴快车 , 针对“夜出行”推出的品牌情感化跨界活动 , 为用户甄选每日一歌 , 以及来自云音乐的精彩评论 , 让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乘车+音乐”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