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上市后的新苦海:净利一路下坡( 二 )

UCloud上市后的新苦海:净利一路下坡
官方资料显示 , 截止目前 , 该公司在全球可用区数量达到33个 , 覆盖全球26个地域 , 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中东、欧美以及东南亚等地 , 可用 CDN 节点数超过500个 , 全球跨区域专线达到29条 , 已有包括宝宝巴士、探探、Blued、什么值得买、前隆科技、心动网络等在内的上千家企业用户通过优刻得开展海外业务 。另据招股书披露 , 2016至2019上半年内 , 优刻得公司来自于境外数据中心的收入金额分别为 3579.66 万元、6636.05 万元、11912.28 万元、7539.47万元(半年) , 复合增长率达到61.50% , 而境外收入占比也提升至10.79% 。不可否认 , 优刻得的海外布局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 然而 , 面对海外高手优刻得还是慢了 。全球市场上 , 亚马逊早在18年前就着手研究云计算 , 2006年就推出云服务AWS 。 据公开资料披露 , 亚马逊AWS从2014年至今牢牢稳坐全球云计算行业第一的宝座 , 吞噬掉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 其市场地位与优刻得国内市场占比的3.4%并不在一个级别之上 , 更难以谈及比较 。同时另一边 , 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也在加速布局海外 。2019年7月底 , 腾讯云宣布进入日本市场 , 与游戏公司Pitaya、雷蛇、IT公司E-business以及海外团队Node Pacific(节点亚太)等进行合作 , 并表示在未来一年内海外业务营收将增长4至5倍 。 在此之前 , 腾讯云已经进入亚欧美洲等地 , 在全球运营着53个可用区 , 这一数量是优刻得的1倍左右 。就研发投入而言 , 对比亚马逊、阿里、腾讯这些行业巨头研发投入年均上百亿 , 甚至上千亿元 , 优刻得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 腾讯的财报数据显示 , 2019全年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04亿元 , 其占比上升至9.9% , 而云服务的营收已超170亿元 , 增速持续高于市场 , 付费客户数突破100万 。再者 , 从运营体量来看 , 亚马逊们的业务营收构成较为多样化 , 且在电商等多个领域内居于龙头地位 , 有利于旗下的云业务快速开展与成型 。 而相比之下的优刻得 , 营收单一化、体量规模偏小 , 若是遇上行业“寒冬”或是资金断裂极易崩盘 。种种迹象无不透露着 , 无论是面对海外对手的亚马逊微软 , 还是国内“老大”阿里和后来者的腾讯 , 对比而言 , 优刻得虽然入局云行业的时间并不算很晚 , 但规模体量却不及别人 , 其研发实力也势单力薄 , 暗示了其未来的海外之路甚是坎坷 。5G时代新征程尽管当下云市场巨头林立 , 但云计算产业未来发展可期 , 仍值得淘金者们放手一搏 。 业内机构Gartner指出 , 2019年全球云计算渗透率也只是在10%左右 , 中国的渗透率相比之下还有差距 。而且随着国内5G牌照的下放 , 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里程碑 , 更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对此 , 优刻得创始人兼CEO季昕华也表示:“随着5G的迅猛发展 , 云需求会愈加强烈 , 5G的高带宽、低延时以及高速度 , 会增加存量 , 助力云计算行业的发展 , 云的发展才刚开始 。 ”5G技术具有海量链接、低延时、大规模机器通讯的特点 , 将会赋予作为IT底层设施的云计算技术新生 , 加速传统行业的数字转型进程 , 促进工作高效化 , 人们生活更加智能化 。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 , 2020年至2025年 , 我国5G商用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 , 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到10.6万亿元 。显而易见 , 5G时代的到来正是优刻得扩张的好机会 。鉴于此 , 优刻得成立“5G创新应用联盟”并加入“中国移动5G云计算联盟”和“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 。 与无人驾驶公司图森未来、AR产品与服务商亮风台等合作企业 , 开展了5G云游戏、AR智能眼镜在5G下的远程通讯与多点协作等5G落地应用的尝试 。同时 , 建设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数据中心 , 聚焦5G、AI、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对高性能计算、海量存储资源的发展需求 。不过 , 5G时代既有新机出现但也伴随着挑战 。一是 , 云计算行业安全监管尚待完善 , 考验企业应用技术“双刃剑”的能力 。 国内虽颁布了多项政策大力推进云计算等高新产业的发展 , 在网络安全法也罗列了多项协议对云计算等新技术进行管控 , 可这一产业毕竟还是个新兴事物 , 目前在法律上的监管仍需要一些时间去补充完善 。 这将考验着优刻得们在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同时 , 还需注意与监管红线保持好一定的距离 。二是 , 行业人才“供不应求” , 云计算管理成本高昂 。 随着云计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 也带动着相关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 供需矛盾显现 。 据工信部统计预测 , 未来3年我国云计算产业将面临数十万的产业人才缺口 , 其中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尤为稀缺 。另一方面 , 阿里、腾讯、华为、百度等为代表的大厂 , 基于自身的影响力、经验积累等条件不仅容易吸引应聘者 , 同时也能够为应聘者提供较好的新人培训平台 , 这对于优刻得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也是一大“软肋” 。最后 , 云计算在5G技术的加持之下将会进入“万物融合”的状态 , 这也意味着AI、AR、区块链等技术也会逐一投入融合与应用 , 那么购买高配置服务器、人员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开销可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 只是 ,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优刻得能否负担得起?综合来看 , 依赖云服务收入的优刻得 , 在业务上必然会面临资金投入、人才招聘等方面的问题 。 由此 , 如何在层层困境中突出重围交出亮眼的答卷来吸引投资人的注意 , 关乎优刻得下一进程的发展 。写在最后:优刻得董事长兼CEO季昕华曾经说过“优刻得要用自己的不懈奋斗证明 , 即使有巨头环伺 , 创业企业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 创立UCloud的初心 , 就是用云计算让每一个有能力写代码的人 , 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获得成功 。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优刻得的不甘和欲望 。而优刻得在上市之初股票大涨 , 并先后入选了国内企业百强和全球独角兽榜内 , 足以窥见外界对其还是抱有一定期望的 。 同时 , 在受疫情的助推之下 , 云计算需求集中爆发 , 市场将会充满更多的变数 。可尴尬的是 , 优刻得的云服务主业正遭受来自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打压 ,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业务又还未成型 , 业绩开始显现疲软态势 。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 , 它的结局会是如何还难以下定论 , 唯一能够预见的是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优刻得未来还要承受高压 。文/刘旷公众号 , ID:liukuang11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