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20年,年轻人为什么对琼瑶不买账了?
来源:凤凰网读书前段时间 , 《王牌对王牌》节目请到了《情深深雨濛濛》剧组 , 时隔20年 , 当年屏幕上爱恨痴缠的男男女女 , 如今“换了人间”再度重聚 , 这让熟悉这部电视剧的人们平添一些愁绪和感动 。 当年偶像脸上胶原蛋白满满已经消失 , 换上了历经人事的法令纹 , 即使不记得那些曾让我们流泪的剧情细节 , 但还是多少会感觉到唏嘘 , 这种情感或许就是怀旧 。
《王牌对王牌》情深深雨濛濛剧组20年重聚如今追忆剧情 , 其实电视剧的很多桥段已经被视为“狗血”:男主角书桓从深情款款的“梦中情人”转变为脚踏两只船的“典型渣男” , 女主角依萍也被指责为抢妹妹心上人的“腹黑女” , 而幕后的黄金徒手琼瑶更是被新一代男女视为“古早时代”的爱情贩子 , 矫情有余 , 时髦不足 。仅仅20年时间 , 当面大红大紫的一系列“琼瑶剧”登上B站 , 在弹幕的轰炸下变成了网友吐糟和恶搞的流行素材 , 而琼瑶的爱情神话也一步步“黑化”和瓦解 , 这一切似乎发生得如此猝不及防 。01《烟雨濛濛》的几次改编《烟雨濛濛》是《情深深雨濛濛》原著小说 , 是琼瑶早期小说的一个代表作 , 以青年男女情感的悲欢离合隐喻了时代和社会 。 而琼瑶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时候 , 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她和第一任丈夫感情破裂 , 一边承受被对方造谣和污名化的痛苦 , 一边发奋写作 。 完成了以家庭主妇身份业余写作向职业作家写作的转变 。此后 , 琼瑶一发不可收拾 , 成为台湾最当红的言情女作家 , 她不仅出版小说 , 还涉足影视业 , 可以说是上世纪70年代的大众流行文化的“教母” 。 琼瑶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深刻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和对情感的理解 。
琼瑶《情深深雨濛濛》并非这本小说第一次被改编 , 早在1965年 , 演员归亚蕾就曾主演过小说同名电影 , 还一举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演员的奖项 。 1973年香港TVB播出了一部二十集的电视剧《烟雨濛濛》 。 这是TVB历史上第一部彩色制作的长剧 , 也是最早改编的琼瑶的电视剧作品 , 男主演是后来大家十分熟悉的郑少秋 。 1986年 , 琼瑶又将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 , 由上一代偶像秦汉、刘雪华主演 , 在两岸三地都吸引了不少观众 。《情深深雨濛濛》是继《还珠格格》后的原班人马打造的当红电视剧 , 为了将《烟雨濛濛》中涉及到军阀、纳妾等剧情合理化 , 琼瑶亲自将原著改编成了民国戏 。 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陆家为故事主轴 , 也是唯一一部涉及抗战题材的琼瑶剧 。 这部借《还珠格格》东风的电视剧在2001年播出时在全亚洲获得巨大成功 , 不仅在中国大陆再次成为年度收视冠军 , 还成为当年韩国引进收视率最高的中文剧 。回看不同时代的《烟雨濛濛》 , 琼瑶剧一贯的叙事风格足以管窥全豹 。 《烟雨濛濛》首次出版于1963年 。 女主角陆依萍的父亲是一位军阀 , 当年抢掠民女 , 先后强夺傅文珮(依萍母)和王雪琴(如萍母) , 随着部队败退台湾之后 , 却又抛弃依萍母女 , 和王雪琴生活 。 依萍心生怨恨 , 决意对陆家进行报复行动 , 她和如萍争夺男友书桓并导致如萍自杀 。 依萍成功的报复 , 却让她感到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 最终所有的爱与恨 , 都在烟雨濛濛中散尽 。《烟雨濛濛》全书使用第一人称 , 这在琼瑶的所有作品当中是比较少见的 , 通过作品中依萍的个人视角 , 读者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到依萍的性格和心理变化 。 也就是说 , 在琼瑶最初的设定中 , 读者是完全代入依萍的角色的 。
在日记中写下“复仇”心事的陆依萍有评论家认为 , 该小说表面上描写的是陆振华的家庭婚姻纠纷 , 但却有更深广的主题含意 。 一个家族的兴衰和破败 , 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 和历史拌和在一起描写 , 有意唤起人们对现实和历史的对比 , 掀动比家庭更大更深的矛盾思绪 。到了影视剧时代 , 琼瑶对这部小说的厚爱十分明显 , 每一个版本从选角到剧本都下了十足的功夫 。 作为一个以家庭矛盾为核心的爱情故事 , 剧本继承了家国同构的创作思路 , 以家庭的悲剧隐喻国族的飘摇 。 但到了《情深深雨濛濛》 , 新一代的读者已经无法与上个世纪的台湾移民共情 , 转而需要一种更具梦幻感的爱情故事 , 于是有了新版的《情深深雨濛濛》 。新版加入了很多原版没有的喜剧和娱乐色彩 , 让这部电视剧也几乎丧失了与历史的呼应 。 琼瑶坦言 , 自己当年过于年轻 , 如果再重新写作不会让如萍以死亡为结局 。 于是她将这个故事做了改动 , 如萍在新版本里投身进了抗日的潮流 ,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 或许 , 在她的认知里 , 新千年的女性也不必再为了爱情而死 。
2001版《情深深雨濛濛》电视剧里 , 杜飞与如萍结婚不仅如此 , 新版加入了几个新的角色 , 尤其是苏有朋饰演的杜飞一角承担了这部电视剧绝大多数的笑料 , 而且这个人物经常说出一些惊人之语 , 其实都是符合现代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的 。 由于增加了人物 , 故事的焦点也没有那么集中于女主角的悲情故事之上 , 观众可以代入的视点增加 ,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较之原版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情深深雨濛濛》更像是一个拍给新世代的民国爱情童话 , 与当时流行的其他年代剧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戏说历史”的文化窗口 , 电视剧的结尾 , 抗日的号角打破了痴男怨女的爱情桎梏 , 也将两岸的意识形态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 但这种甜得发腻的文化产品也很快在时代的变化中被慢慢淘汰 , 此后琼瑶也有几部小说被翻拍成大陆电视剧 , 但再也没有当年的风靡 , 她也慢慢从流行的中心隐退 。02 琼瑶式爱情也曾是先锋的回顾琼瑶的流行史 , 琼瑶小说和琼瑶剧的火爆绝非空穴来风 。 琼瑶以言情小说成名 , 她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了台湾“白色恐怖” , 民众对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有着一种强烈的内在追求 。 可以这么说 , 琼瑶小说和影视剧传递的价值观并不新鲜 , 她所继承的就是“五四运动”影响下的文学观 。 在她的主流叙事中 , 年轻人往往代表真善美 , 而老年人则是反动的象征 , 新的替代旧的 , 这是历史必然的进程 。琼瑶生于1938年 , 经历过抗日战争 , 此后又在风气保守的台湾成长 , 她对流行文学的了解始于“鸳鸯蝴蝶派” 。 而后者正是琼瑶这种中式言情小说的鼻祖 。 跨越阶级的爱情和冲破家族束缚的年轻人是这类小说的一个基本叙事线索 。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 , 社会价值观归于保守 , 在社会上大行儒家价值观 。 而事实上 , 1960年代的世界已然翻天覆地 , 自由是时代的主题 。在琼瑶描绘的世界里 , 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超越爱情 , 这在她的时代有绝对的进步意义 。 爱情至上就是尊重人性 , 呼吁自由 , 在政治高压的年代里 , 青年男女为情感敢于对抗全世界的行为具有一种变相鼓舞人心的力量 。琼瑶的故事虽然有一种程式化倾向 , 禁不起反复阅读 , 但是她提供了人们一个关于至纯至真情感的想象 。 这些叙事在今天看来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 但是在当年 , 她笔下人物不必为衣食所忧 , 一心一意地纠葛于情感之中的状态让事实上物质匮乏的读者产生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1980年代 , 琼瑶热从港台传入中国大陆 , 她的作品给刚刚经历改革开放的大陆读者带去了新鲜的体验 。 过去 , 人们熟悉的是一种“革命加爱情”的情感模式 , 而琼瑶对“纯爱”的描绘打动了刚刚远离政治话语的中国人 。 再也没有什么比爱情动人的事情 。
推荐阅读
- #今日通辽网#隐居通辽20年的杀人犯被警方抓获,已娶妻生子……
- 长治看点:20年命案!长治警方抓获一名逃犯
- 「某凤」法网恢恢!潜逃20年的命案逃犯落网
- 「阳泉」阳泉农商银行召开2019年度工作暨2020年首季总结表彰大会
- 【纽约】凶杀车祸犯罪美国小报记者镜头下的20年代纽约
- 【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一季度GDP初步核算结果
- [长春交警新区大队]确认过眼神,你是酒驾的人
- 『凉果』北京路20年的夫妻档,卖的是老广都爱的「口立湿」
- 证监会■证监会:2020年拟制定、修改规章类立法项目53件
- #5G#图解|加快5G发展 2020年四川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