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奶粉没冲对宝宝得肾结石 这不是危言耸听!

 
【事件回放】
家住渝中区金汤街的王云抱着7个月大的儿子,在儿童医院检查。“经常哭,怎么都哄不住,而且还总是拉肚子。”医生检查发现宝宝体内有了肾结石。
最开始王云怀疑是奶粉的问题,但是经过仔细询问才发现,原来问题并不是出在奶粉身上,而是出在外婆身上。宝宝外婆在给孩子兑牛奶的时候,因为实在太心痛宝宝,原本30毫升水兑一勺奶粉,外婆一勺舀下去,总是忍不住把奶粉舀得尖尖地冒出来,这样180毫升水兑6勺奶粉,每一勺多出来,总量加起来几乎都相当于180毫升水兑了7勺奶粉。
这还不算,有时候宝宝不愿意吃辅食,总是喜欢喝牛奶。“我妈就害怕他没吃饱,要是多兑30毫升水孩子又吃不下,就干脆同样的180毫升水多加一勺奶粉。”王云说。
【专家解读】
婴幼儿肾脏不成熟,饮食中钙、镁等矿物质的摄入含量和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奶粉过浓会导致元素摄入超标,促使结石形成。而且有些孩子可能还会因为不耐受而出现腹泻。
奶粉,是每个宝宝成长都离不开的食物,特别是那些母乳不足的宝宝,奶粉对于宝宝就更加的重要。奶粉是根据母乳的成分提炼而出,是与母乳最接近的宝宝食物,如果你的母乳不足而不得不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那么一定要选择婴儿配方奶粉。很多人觉得冲奶粉很简单,其实不然,冲奶粉是有很多讲究的。
冲泡奶粉一定不要犯的五个误区:
1. 冲泡奶粉一定要要过浓
【#奶粉#奶粉没冲对宝宝得肾结石 这不是危言耸听!】妈妈为了让孩子吃得饱,往往会在泡奶粉的时候多加一点奶粉把奶水泡得更浓一点,认为这样孩子会得到更充足的营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奶粉包装上的奶粉和水的配比是经过科学计算的,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长期饮用过浓的奶粉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一些宝宝在几个月时就被查处肾结石,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于长期饮用过浓的奶粉造成的,妈妈一定要注意了。
2. 猛摇奶瓶让奶粉冲调更均匀
有些妈妈泡完奶粉会大力摇晃奶瓶,让奶粉尽快的溶解,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大力的摇晃奶瓶会使奶液产生一些小气泡,宝宝在喝下奶液时会连同气泡一起喝下,这些气泡就会成为宝宝吐奶和腹胀的元凶。
正确的做法是在冲调奶粉后,用双掌夹住奶瓶来回的搓动或者用一只手握着奶瓶用手腕的力量轻柔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圈,这样同样能使奶粉溶解均匀,又不会产生气泡。
3. 用米汤冲泡奶粉
为了让宝宝吃得“更营养”,很多妈妈会放弃用水来冲泡奶粉而用米汤来冲泡,这样的做法同样是错误的。
用水!一定要用白开水!其他任何液体都不适合用来泡奶,米汤并不会使冲泡出来的奶粉更营养,反而会破坏奶粉中原本的营养素,得不偿失。
4. 泡好的奶放在温奶器中
部分妈妈为了晚上图省事,把泡好的奶直接放在温奶器中,这样晚上宝宝要是想喝奶就可以直接将温奶器中的奶拿给宝宝喝了,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而且似乎也没什么害处。
其实不然,泡好的奶粉在常温下放置最好不得超过2小时,更何况温奶器的温度肯定高于常温,放置过久的奶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蚀,对宝宝的健康有损。即便是放在冰箱的奶,也不得超过24小时。
5. 频繁给宝宝更换奶粉
有些宝宝刚开始吃奶粉的时候会吃得少,妈妈会误认为宝宝不太喜欢这个奶粉的味道,便频繁更换奶粉品牌以便能找到宝宝喜欢的奶粉,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
宝宝肠道发育不完善,对每一种食物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不同的奶粉配方不尽相同,频繁更换奶粉可能导致宝宝腹泻或者呕吐。最好给宝宝固定一种奶粉品牌,即便真的要换也要循序渐进,先部分更换,慢慢过渡到完全更换到新奶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