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作效率真的很低吗?( 二 )


国企工作效率真的很低吗?
这就是一位国企员工的真实写照,这效率低吗?上得了讲坛,扫得净茅房。绑得齐扎带,拉得动电缆。玩得了CAD,做得出PPT。写得完台账,绕得了线棒。看得了二次图,提得动加油壶。————评论区读后感分割线————这看起来像段子但真不是段子。其实还有好多具体工作的技术台账以及不经过我手的管理台账我没有列出来。看来评论区的各位同事同行朋友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啊,大家深有同感。只希望我们大家的领导不要看到这个答案,他们要是串通一起,把大家提到的东西互相学习查缺补漏的话就惨了啊!
■来自的网友回复
不是段子。5年前,我们分公司计划在人流量大的体育馆门口买一个门面,以后可以做自营厅。房东报价180万。发起了请购流程后,流程走啊走的,整个文件上一共有53位领导批示。这已经差不多一年时间过去了。随后第54位领导,终于留下了同意两个字。这时房东报价300万。
■来自的网友回复
没有在国企工作过,但是是国企的子弟,父母都是国企职工,我就说说我看到的吧!
我父母所在的国企是煤炭企业,大家都知道,煤炭企业从2002年到2012年,这所谓的煤炭“黄金十年”,这十年里,煤炭企业,尤其是国企,那日子真的好过极了!尤其是我爹妈工作的企业,经过资源整合,通过行政手段的企业兼并,成了世界500强企业。
我北京工作,每年休假回家,就看见父母单位里的人,本来要求12点下班的,到了11点多,办公楼里就很多人下来,去吃饭的吃饭,逛超市的逛超市。
真的是没事干吗?其实也不是,就好像我表妹也在这家国企下面一家子公司的财务处工作。她们公司也不大,财务处也没多少事,但是一个财务处里居然有二十多个职工!分到每个人手里的活也没多少了!因为那时候煤炭企业挣得多,但凡有点关系的就把孩子、亲戚往企业里塞,总部不好进,但是子公司、孙公司安排几个人没问题,结果人越挤越多,最后下面很多部门,本来可以5个人办完的事,就能安排10个人进去,您说那效率会高吗?很多人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人的本性都是越待越懒,效率自然很低下。我表妹就是,本来单位规定12点下班,她11点就回家给老公和孩子做饭去了,反正在单位也没事。
还有就是我小舅舅,在一个煤矿上的煤销科工作。他是老职工,原来煤炭不景气的时候,他每年都要出差,跑销售,见客户,就为了多销售几顿煤。突然一下子,煤变得紧俏了,他也不用去四处跑销售,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每天抽着烟,喝着茶,一个月能有一万多的工资加奖金(最恐怖的是,有一年煤炭价格到了顶峰的时候,他一个月居然开了4万多!)。他每天也是什么都不用干,因为办公室里面也是,不知道谁的关系,又安排进来十几个人!你说一个开票的工作,用得着十几个人干吗?那时候煤销科的也基本不用去外面跑销售了,就是坐办公室开票,然后买煤的就拿着票去交钱,运煤,就这样低端没有技术含量的事,其实2、3个人就能做,这十几个人大部分就是在办公室里聊天,喝茶、抽烟。
那时候我在帝都工作,做律师助理,一个月也就是2000块的收入,单位还经常找各种理由克扣。我一回家,我妈就劈头盖脸的骂我蠢!反正一说话就是“你看看你表妹”、“你看看你小舅”,他们都是打击我的榜样,说他们天天这样晃晃悠悠,一个月也有小1万块的收入,在我妈眼里,他们都是聪明人,我是傻缺,在北京物价消费那么高,一个月收入那么点儿,也不愿意回小城市享受生活。
其实在我眼里,我感觉这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天天这样吊儿郎当,在办公室喝喝茶,聊聊天,一个月就有几万的收入,国家凭什么这样惯着你啊?你占的便宜,早晚有一天会还回去!
果然,从2012年开始,煤炭的行情就是一天不如一天。现在我小舅和我表妹每个月能拿个基本工资就不错了!因为当年煤炭行情好的时候,安排了太多人进来,现在也不敢轻易就开除,就干脆来个轮班制。就是你上一三五的班,他上二四六的班。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就听我表妹说,单位没发奖金,还欠了两个月的工资没给。但是我表妹在国企习惯了,也不敢轻易跳槽出去打工。
所以啊,人最好是能提高自己的含金量,这天下就没有白给富贵!
■来自的网友回复
说说25年前的国企。家具厂。1,大料不能带回家。小料可以带回家烧火做饭。把大料锯成小料。2,我爸是会计。新来的行政科长想偷着报点单子,我爸不同意。偷偷查了一个月没查出问题。怎么办,提成副科长,换科室。3,还是我爸的这个科长,厂里去北边100公里送货,他让司机去东边150公里的一个地方拉点东西回来。我爸说,这种事在厂里很正常。4,停薪留职。给领导多送礼可以在家领工资。少送礼可以领养老保险但不领工资。不送礼自己交养老保险。5,一个科室一个科长,两到三个副科长,几个正式工,还有几个临时工。临时工…………6,我爸后来去了厂里的一个门市部。另一个厂里的门市部卖价低于厂里出货价。仔细研究一下。人家今年出货不报账。钱自己拿着,过两三年,跟厂里报折旧。再报出货。7,货款业务员自己拿着,据说公司倒闭的时候,富了一批人。想到再说…………有本书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读起来感觉很不复合当今社会。25年前的怪现状,也都是回忆啦。
■来自的网友回复
从两年国企从业经验来说些个人看法:1. 缺乏淘汰机制,人浮于事。国企几乎没有开除员工的机制,不管是员工责任心不足、能力不强还是考勤不达标,最坏的结果就是考核拿个C,不予晋升,大部分情况既不会降级,也不会处分,除非出现重大责任事故否则很难遇到淘汰不合格员工的情况,这样如果员工乐得偷懒,企业就只能养个闲人。此外由于所谓“社会责任”,每年还要承担一定的应届生工作指标,其中一定比例是本地户籍的应届生。同样的现象还发生在领导层,一旦某个员工提拔为所谓中层领导(一般是部门负责人级别),就永远是中层领导,即便发现能力不足也不存在降级到普通员工或者撤职的情况,只能平调到其他部门担任副职之类,有时甚至出现为了安置某个不合格的领导层而单独成立部门的情况,演变成整个部门没有一个干活的人的结果2. 专业人才流失。与1相反,国企的总工资额度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大部分都用来养闲人,所以给除此以外的人的晋升和加薪空间很小,这样吃闲饭的也拿低工资,干了好几个人的活的也拿低工资,自然有能力的专业人才会不甘于混下去,而是练硬了本领就跳走,这样专业人才流失,反而混吃等死的越来越多。3. 领导层外行短视。国企领导层选拔往往优先考虑政治上是否过硬,而且经常调动升迁,许多领导在任上做不了几年,因此不愿意做长期计划,不愿意担责任。另一方面,即便有意愿改变国企现状,由于专业人才流失,领导层往往一个懂行的都没有,以至被伪造简历的“外聘人才”忽悠,被华为这样的大厂的销售绑架,被耍滑头虚报业绩的员工欺骗,让企业举步维艰这三点中最根本的是第一点,主要是强调社会责任以及领导怕事没有担当的结果。更根本的来说,国企效率低下是责任分散带来的效果,好比1000个人坐船上,船漏水了,但是是慢慢漏,离沉还远,谁都知道这么下去不行,但是补漏的可能反而被淹死,而且修好了船也不是自己的,船长盘算着早晚换船,会游泳的算计着啥时候跳海游走,还有人觉得离沉早着呢,还有人觉得天下的船都漏水,肯定漏着漏着自己就好了。船主在岸上呢,最该着急的人压根不知道船漏了。这个现象不仅国企有,在许多大企业内部也是顽疾,只是没有这么明显罢了。
■来自的网友回复
先做广告:
这个回答也是我公众号里的一次推送。有兴趣的话微信搜索
头上有棵树
------------------------------------------------------------------------------------------------------------------------
最近一定是哪位大V翻牌子了 好想知道是哪谁宠幸了。
—-------------------------------------------------------------------------------------------------------------------
再更新:
还是想补充一点。
虽然我吐槽了这么多,但是我得说那五年的经历对我非常重要。我认识了这辈子最好的几个朋友,单位里有很多阿姨和姐姐对我都非常照顾,工作几年中午基本上不用操心饭的事情,阿姨们总会帮我带一点。
还有几位老领导,以及我的师父,对我都很好。有位老领导从我一开始工作就带我,教会我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透过表象看实质,如何避开官场那些乱七八糟的陷阱。这一切我如今都受益很多。
所以,这篇东西目的是吐槽,所以就没有讲那些好的事情。如果有个问题是“国企有什么优点”,我其实也可以去答一答。
--------------------------------------------------------------------------------------------------------------------------
更新:
有朋友问现在跳去了哪儿,我2012年辞职出国了,现在在硅谷一家科技公司做市场策略之类乱七八糟的管理工作。
有朋友推测文章里的事情应该是几年的事儿。Bingo!发生在2007-2012之间。后来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也许近几年有改观,可惜我没有赶上。
另外文章有可能有以偏概全的地方。毕竟我只待过一家国企,而且待的还是管理部门,所以不代表全部。我相信很多搞技术的部门还是有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最后,朋友问是哪家国企。嗯,是一家国字头的搞科研的,常常上报纸上新闻经常一大堆人穿着白大褂鼓掌的一个单位。具体就不说了,免得被追杀。
以上。
感谢大家的赞同!
-------------------------------------------------------------------------------------------------
以下是原答案:
我在泱泱大国企待了整整五年,当年把我从国企逼走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国企的开会文化。
每次开会,尤其是自己部门主导的开会,那真是惨绝人寰一场刑罚。 写报告做PPT我是不怕的,改十遍改一百遍我都没意见,一个字儿一个标点符号,再慎重都是分内的事儿。真正可怕的是报告内容以外的事儿。
比如字号。第一版交上去,被打回来,说W院长年纪大,这种字号看不清。 好,字号调大了交上去,又被打回来。说Z院长倡导节约,字号调大了要挨骂的。 OK,没问题,打电话给各位院长的助理,记下大家的喜好,包括字号字体行间距,最后打出五个不同的版本,交上去。 又被打回来,因为有的院长喜欢在窄边儿订书钉,有的喜欢长边儿订。
我就特别想问一句,如果我真的订错了边儿,他们翻页时是会手骨折么?还是说身体会突然爆炸?
又被打回来,因为字号不一样,导致不同版本页码不同,因此当说到“请看第三页第四段”的时候,会造成混乱。 好好好,你们厉害,干脆让我爆炸好了。 一点都不夸张,都是真事儿。
几天前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在国家部委的公务员离职后写的,叙述自己为什么要辞职。其中也写到了有关开会的各种繁文缛节,看得我直拍大腿,感同身受。 有一段说到摆茶杯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张照片,是会议服务员拉着一根绳子量茶杯的情景,以确保所有的杯子在一根直线上。很多人觉得既夸张又匪夷所思,但是我却觉得司空见惯。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有关茶杯的。 有次开会,会议服务员给大boss们倒水,走到某个boss身边,由于够不到杯子,就说了句:“麻烦您侧一下身儿,我给您倒个水” 。结果大boss怒目盯了这个服务员好几秒钟,会后,这个服务员就被炒了。 活该,你一区区服务员,怎么可能“麻烦一下”大boss呢,你应该身怀绝技如同长臂猿啊,要么也应该学会移形换位啊。要知道,大boss们永远都不会“麻烦”一下下的。 True Story。
那篇文章里还说到了大boss们来开会时的接待问题,其兴师动众的程度,迎接皇上估计也差不多了。几年来,我个人经历的也不少。有关排场的事儿就不提了,我就说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细节。 有一年上级来开会,除了七七八八的文件住宿接机拎包陪酒陪笑拍马屁之外,还做了充足的功课。充足到什么地步?了解到一位boss爱吃生的水萝卜,于是当天跑到北京一个五星级酒店买来了包装精美的新鲜水萝卜,一根根洗干净,重新包好,放在了那位boss的房间。 仍然是True Story。
曾经有位混迹多年的老领导给我传授经验,他说,他这几十年如履薄冰,走到现在,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时时刻刻当那些大boss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这样你才能尽可能的把所有的事情顾周全。 我感恩这位老领导的倾囊相授,但是我又不能否认我强烈的反感。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种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更是一种阶级对立,一种明晃晃的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从会外一直延伸到会内。
开会的目的,本来就应该是解决某个问题;开会的形式,本来就应该是大家一起讨论的过程。然而,我所经历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会,都是几个大boss坐在上头轮流的念,其余的人都正襟危坐的在下面听,边听边做笔记。在这些会上,交流从来都是至上而下的,从来都是一种指示,一种命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