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轻】一条朝圣之路,《随风而逝》:一段乡村生活( 二 )


巴扎对生命和死亡态度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 或许是感动于挖坑人的淳朴、善良;或许是惊讶于挣扎翻壳的乌龟以及搬运粪团的屎壳郎的生命力;抑或是因为看到刚生完孩子就工作的妇女、背的草完全覆盖住身子的妇女那种对生活的忍耐力……而投放在微小事件上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 使微小不再微不足道 , “反而被发掘出隐藏在其表象下的古老而深沉的哲学 。 这种哲学强调的是生生不息 。 ”
【陈清轻】一条朝圣之路,《随风而逝》:一段乡村生活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影片还含蓄地表达了阿巴斯的生死观 。 影片中有很多关于死亡的意象 , 比如从挖坑人那里拿到的腿骨、濒死老太太、黑暗、古达兹夫人的电话等等 , 但是同样也有很多生之意象:婴儿、羊群、小狗、麦浪等等 , 它们统一和谐于这个世界中 , 交替往复 , 生生不息 。
导演在调度生之意象与死之意象时 , 喜欢让它们接替出现 。 比如他三番五次驱车前往打电话的高处 , 其实是一块墓地 , 旁边种着枝繁叶茂的大树;每当他驱车前往高地接古达兹夫人的电话 , 下一个镜头往往就是儿童牧羊;而影片最后 , 巴扎将腿骨抛进河流 , 镜头随水流而下 , 岸边是啃草的小羊 。
【陈清轻】一条朝圣之路,《随风而逝》:一段乡村生活
文章图片
阿巴斯曾说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是古波斯诗人海亚姆 , 他这样评价海亚姆:
“他的四行诗就是对生命的永恒礼赞 , 但却伴随着无处不在的死亡 , 死亡帮助他握住了生命 。 ”
生命伴随着死亡 , 生生死死交替出现 , 循环往复 , 这也正是阿巴斯在《随风而逝》中展现出的生死观 。
2、关于“传统信仰”和“现代”之间的讨论某一次巴扎接完电话 , 驱车回村的路上 , 遇到了一位对朝圣的意义产生怀疑的年轻人 。 他与巴扎讨论自己母亲脸上因为朝圣留下的伤痕:
“第一道伤痕 , 是为我姑姑的死 , 我可怜的妈妈这样是为了表达对我爸爸的爱;第二道 , 是为了我爸爸工作的厂里的老板 , 他的一个亲戚死了 , 这样我爸爸才不会失业 。 我妈妈服了很多丧 , 她牺牲她的脸 , 我真不敢相信……我对这样的事不感兴趣 , 当我想起这样的事 , 我只感到痛苦 。 我想朝圣的起源一定要变得更经济点才是 。 ”
在这段路途中 , 巴扎对于朝圣不发一言 , 每当小伙子问他对此怎么看的时候 , 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 因为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濒死老太太死后 , 记录这一“愚昧落后的传统” 。 在到达村子后与古达兹夫人的第一通电话里 , 巴扎将说未说的话就已经暗示了这一点 。
【陈清轻】一条朝圣之路,《随风而逝》:一段乡村生活
文章图片
但是当一个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年轻人真的对这一传统产生质疑 , 认为应该将朝圣变得“经济点”的时候 , 巴扎的心情又是复杂的 。
把年轻人送到学校后 , 他把小向导发仔叫了出来 , 发仔说自己还没有做完题所以不能跟巴扎走 , 而那道题是“在审判日那天 , 上帝和魔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 ”巴扎脱口而出:“很简单的题目 , 上帝下了地狱 , 而魔鬼去了天堂 。 ”脱口而出后 , 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 又改口道:“上帝上了天堂 , 魔鬼去了地狱 。 ”
【陈清轻】一条朝圣之路,《随风而逝》:一段乡村生活
文章图片
受教育的年轻人和儿童代表着社会、国家的未来 , 而影片中这位年轻人对于朝圣的怀疑以及发仔对于“审判日”问题的求助 , 都显示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信仰缺失 。 这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上帝已死” , 它标志着宗教的土崩瓦解和世俗化潮流的滚滚而来 。
而良善的村民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代表 , 他们在影片中随处可见:巴扎去高地打电话遇见的挖沟的人 , 当巴扎形象化地说起自己的工作因为没有“镐”而遇到了困难 , 单纯的挖沟人说“我可以给你一把镐”;当他拿着羊奶罐准备去卡克·让哈曼家取羊奶的时候 , 却错去到了他的邻居家 , 但是邻居拿过羊奶罐就要给他挤羊奶 , 正如挖沟人所说的那样“村里任何一户人家都会给你羊奶”;从卡克·让哈曼家取完羊奶 , 主人将他支付的钱又还给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