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该怎么规划?(11)


11月10日-12月20日【投入】准备作文为主,保持每天用60分钟做阅读。重点在于开始了作文的复习。前10天背诵王江涛作文,谁背谁知道,反正我最后认输,没那个超强记忆力。11月20号开始学习何凯文作文,收获很大。用了20天左右,根据何凯文对作文的归类,结合自己的观点。将作文归为5大类,到处找好的句子,写出5篇模板,以及一些评价事物好坏的好句。12月15号左右开始拿模板去训练真题,训练了3年真题的3篇作文并反复修改。作文开始成为自己最有把握的题型,复习差不多结束。
【产出】作文模板5篇,句型若干。(机缘巧合,文章放到后,英语作文超过数学笔记成为最受粉丝欢迎的资料。第一次发现知识就是财富嘿嘿)
【原因】个人认为,11月下旬开始,阅读进入定型(放弃治疗)阶段。意思是说,最后一个月,英语阅读我只寄希望于保持手感,平稳发挥,而不再奢求突飞猛进,提高七八分。
相反,我认为后期最有能通过短时间(一个月)刻意训练实现大幅提高分数的题型是作文。其原因我在其他文章写过,大概就两点。第一,阅读,你花了几个月都提高不了的瓶颈,不要侥幸认为最后一个月会顿悟。第二,作文,绝大多数人一直在逃避,没有花心思去准备过。然而考场作文得分却很容易拉开差距。以上观点有部分人不认可,但我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就敢写出来。希望大家后期加强作文的训练,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框架(大家称之为“模板”)。
4、总体复习策略
最低目标:建议大家以过线为目标,拉分更多依靠数学和专业课。最高目标:比如70分、80分,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总体策略:长期重点:单词+长难句+阅读
短期重点(后期):作文模板
单词:单词是一定要好好掌握的。看到这篇文章,如果距离初试还有6个月以上,就十分建议去看朱伟的恋练有词视频。再结合单词书,把单词牢牢掌握好!如果时间仓促,比如只有5个月不到,那就重点抓真题的单词,务必做到阅读的单词95%都认识,最好是熟悉记忆。阅读:至少做两遍,本人翻译背诵了约10篇的真题文章。阅读这一块是我自己的弱项,没有太多心得。主要仍然是反复做真题,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异,培养自己的做题思路。10月之后,有时间可以看看新东方唐迟的阅读视频~新题型:英语二新题型较为简单,大家按照常规思路阅读即可。重点说英语一,务必不要去全文阅读,一是时间不够,二是亲身经历表明,真的是读不懂。新题型的阅读难度和长度比普通阅读又高出一个层次。其考察核心在于考察段落连贯性。因此,学会几个技巧,“同意复现”“代词的指代内容”“连词衔接”等,足以通过段落首句末句、空格处前后句推出答案。详情推荐看:新东方新题型李玉技老师的视频。完型和翻译:各占10分,鸡肋部分。完型看运气,我基本没复习。翻译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已经不断翻译文章了,不需要单独训练。个人觉得这两块提高空间太小,有限的复习时间,我选择花在数学、专业课等更有效的地方!作文:结合何凯文、朱伟的作文书,对真题作文类型进行归类。大致4-6类,自己更改其中的句子,形成自己的模板。然后进行真题套入训练,上考场更换主题词即可写出。
------------数学------------2.3 数学(16年数三132,学长智商极限分数了)【数学目录】
学科特点简介备考资料建议时间规划及方法总体复习策略1、考研数学学科特点分析
数学,是考研三门公共课中难度波动对考场发挥影响最大的科目!
因此,一定要以高于真题的要求去训练自己,才能在考场应对自如。笔者参加过两次考研数学的考试,分别时2014年1月4日和2015年12月25日的两次。中间工作了一年,故不是连续二战的同学,第二次考研也并没有太多基础还记得住。恰好,这两次考研数学,是近五年平均分最低的两次(难度最高)。其中2016年最难,2014年其次。而笔者错过的2015年,则是难度极其低的一次,平均分仅低于2012年。
考试难度分析:一般来说平均分在75以上,则多数同学觉得较简单,平均分低于70,则多数同学感觉较难,考场做题比较难受。2016年平均分62.49,2017年平均分估计再次达到80分。所以同学们可以自己对比下数学难度的波动对数学得分的影响。特别是近6年,学长好悲剧,考的分别是14年和16年。
2021年考研该怎么规划?
题型分布:客观题56分,解答题94分。高数占比最大,线代和概率论大约相等。 数学复习的方法:大量刷题+总结规律=建立知识体系,总结常考题型及解法
2、数学复习用书及工具辅导书:
数学复习全书(李正元、范培华)
张宇真题大全解(1987-2015)
张宇冲刺8套卷(非必须)
全真模拟400题(非必须)
冲刺5套卷(高教版)
备注:真题建议买两个版本,可以再买一本李永乐王式安出的10年真题解析。因为不同版本方法不同,对一题多解、开阔思路很有帮助。
关于数学复习资料经验分享:(1)切忌贪多嚼不烂!这个法则其实几乎对所有的学习资料适用,但每年同样有很多研友买遍市面上的权威资料、押题等等,以为“买来,就是掌握了”。第一个问题,你能做得完这么多资料吗?第二个问题,就算你能做完一遍,你觉得你记住了或者掌握了多少?认识到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我第一次复习,就买了全书、660题、线代讲义、概率论讲义等很多资料,勉强看完一遍了。后来发现没法形成知识体系,只是做一遍脑子里留不下印象。其实反思起来,当时陷入了题海战术。一直自认为很多年来是善于考试学生,没想到自己也会犯这种错误。可以大致推测,有很多同学也走了相同的弯路。
(2)反复多遍,才能真正吃透一本习题!以自己第二次复习为例,数学资料很少,打基础就一本复习全书,这次我不是看一遍。我看了2遍完整的,又过了一遍重点题型,并归纳成笔记,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开始去做真题、模拟题等成套习题。
(3)真题最重要,模拟题是必要模拟,绝不是为了押题!我还是一句话,那些不踏实复习,指望后期靠机构押题的,都是缴纳低智商税,肥了某些商家的钱袋子,却对自己的前途无济于事!为什么呢?因为数学本来每年题型变化就不大,但只要变化一些条件,不会做的人遇到相似度很高的题目还是做不出来。解决方法是自己反复做真题、总结真题套路、思维、解法,而不是指望押题!考研科目中,能指望押题的只有政治解答题!
3、复习时间规划和进度
个人7月份开始复习考研,7、8月份全天只复习数学(因为数学最差,找到自己木桶的最短板在这里。)。当然每个人学习方法不同,很多人不适应全天学习一门课的方式。请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此外,我这里敢这样安排,是我对自己的政治和专业课比较有把握,其他同学不建议这样做。要尽早复习数学、专业课这两门150分的科目!
主要时间进度:
7月1日-9月1日 【投入】全天8小时左右都做数学复习全书, 数学全书很详细的做了一遍(每一题)
【产出】复习全书完整做了一遍,相当于把高数、线代、概率论三门课都看完一遍。这样基础就算找回来了。
【原因及建议】数学量最大,是一个考研复习的大工程,另一个是英语单词!所以必须先看完一遍才安心,有的人会选择看教材。但在我的文章和观点里,是极其反对看教材的。我身边也没一个人是复习教材打基础的,最多只是买来放着当参考书,哪个定理证明不懂就去查阅教材。原因两点。第一,教材太基础,习题的难度和考研不匹配。第二,教材侧重于理论证明,而考研侧重于理论应用的题型。看教材的时间,不如拿来多看一遍全书,我认为效果一定更好!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是多位考研名师多年总结、修订的针对考研数学的复习用书。而教材是全国大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基础教学用书。大家看一下,都知道根据用途编制的资料,哪个更适用考研。
9月1日-10月1日【投入】每天用半天时间,4个小时左右。数学全书较为详细做了第二遍(放弃部分怪题偏题)
【产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第二遍速度提高,一个月时间过完第二遍。第二遍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做过的知识点和题型,留下更深的印象。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易错、经典的题型,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
10月1日-10月20日【投入】当时我纠结过要不要直接先做真题,以后再过第三遍的全书。事实证明,看第三遍全书并整理笔记十分有帮助!后来决定趁热打铁,把全书的经典题型、知识要点整理成笔记。于是花了20天,将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在A4纸。
【产出】总结出自己的数学笔记,这样之后优先复习自己的笔记,其次才是看全书。有利于节约时间,并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大脑中会比较清晰的回忆出某个知识点。
10月21日-11月3日【投入】每天下午做一套真题(近15年真题,每天一套),并修改,整理关键点
【产出】没啥特别的,就是做完了十五年真题,对照自己的笔记标注完善一下。
11月4日-11月25日【投入】没有直接做第二遍真题,避免靠印象写出答案。先做了张宇8套卷+经典400题,部分难题放弃,感觉都太难,甚至看着答案做。做这两本模拟题纯粹是为了锻炼考场面对难题的心态和适应性。并不指望对知识有太多提高,因为确实偏难怪!
【产出】大受打击,之前做真题的自信全没了。又可以安安心心冷静复习了!
11月26日-12月6日【投入】真题87年-2000年,每天2套,因为早期的卷子题量少,做起来不需要三个小时。【产出】没特别的,就是把早期的真题经典的题型也抄到笔记上。
12月6日-12月22日【投入】近10年真题第二遍,并穿插做了高教版的冲刺5套卷模拟题。最后考前挑选了近两年的真题做一遍,算是回归真题。
【产出】上述期间,始终在每次批改答案的时候完善自己的笔记。因此最后所形成的专题数学笔记达到350页,高数155页,线代和概率论加起来180页。主要是对经典例题及真题的归纳、解法汇总,意在帮助建立知识体系,对考前知识点复习挺有用处。
以上时间进度靠回忆写的,不保证完全准确,供大致参考。
4、总体复习策略核心:
大量的刷题+必要的归纳
两个过程缺一不可,数学是不断解题的考试,而且题型都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大量做题,才能找到解题的感觉。没有足够的做题,不可能总结出有用的归类。就算拿着最好的笔记直接看,也没有意义。因为这不是语文考试。但是,只是刷题的话,当考试简单(例如15年)时可能高分。一旦考试难度加大,则会考场懵逼,无所适从。举个例子,我有个研友15年一战考清华数学三150分(后因专业课没录取)。二战数学仍只是刷刷题,16年二战数学三成绩降到120分(难度变化对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总结题型和知识点,才能在面对难题的时候思路清晰,找到隐藏的解题突破口。
复习方法:
考研数学不像其他科目有太多技巧可言,主要还是踏踏实实做题,打好基础。将几点心得写出来供参考。
做题过程,要按照考场规范草稿,规范解答,数学答题文字不用太多。做题过程要尽量自己思考,同时要想办法列举每道题的不同解法。这个过程可以多和研友交流,看看解法是否一样,各取所长十分有用。尤其真题,可以考虑买张宇+李永乐两个版本的真题,不同解法会让你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每一门课要形成知识体系,扩充自己的笔记,总结经典题型。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如果能对整本书的知识主干在形成体系,那么考试分数不会太低。
---------------- 2016年11月4日更新-------------------
开始回答评论区部分问题:Q1:18年考研。计划先做题 根据自己的做题分数在17年十月前再确定目标院校 这样合适吗?
A1:18年考研,最晚可以在17年6月份确定目标院校。所以你的计划可以修改为,根据复习效果,在2017年6月份再确定目标院校。但不能到10月份这么晚。主要问题是不同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形式略有不同,所以专业课的复习最晚应在6月份开始。
Q2:答主你好,我是2018考研,想问下像《张宇高数18讲》等基础讲解书是不是每年内容变化不大?直接买2017考研现在复习就好?
A2: 不需要,复习资料只有政治每年变化较大。数学和英语基本没变化,不需要用最新的。只需要明年买一套最新的数学真题即可。
Q3:学长好!18考研考英二 看了部分经验贴 还是没总结出自己的英语大体规划… 比如现在第一轮英语复习 先记着单词 其他板块很是纠结选哪个同时跟进 英语基础一般般
A3:时间还很多,请先做好一件事,看完恋练有词视频2遍,并做笔记。如果三个月内你能做好这件事,考研英语你成功了一半!!!到时候本学长愿意提供免费语音交流,指导后半程复习。学长只欣赏执行力高的人,不关心计划做得好的!
去做,永远是最重要的!
■来自的网友回复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