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比亚迪销量暴跌,高管接连离职,孤独的王传福,还能撑多久?( 二 )


反观比亚迪 , 在其重点布局的新能源市场 , 也将连续占据了4年的全球销冠金腰带拱手相让 。 而一向引以为傲的电池市场 , 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也在2019年进一步收窄 。
宁德时代以51.01%的市场占比获得市场绝对话语权 , 比亚迪只拿到了17.30% 。
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从销量来看 , 比亚迪的原地踏步固然受企业战略不聚焦、新能源车市环境突变影响 , 然而 ,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皆指向了“人” 。
可以说 , 王传福的孤独由来已久 。
打开三家车企的官网 , 便可初窥豹身 。 吉利和长城的企业介绍页面都以呈现发展历程、重大里程碑事件为主 , 唯独比亚迪成为了王传福的个人功绩专属展示页 , 历数其高光时刻 。
由此可见 , 比亚迪的发展和兴衰 , 皆系于王传福一人 。 据了解 , 创建比亚迪25年来 , 王传福仍保留着事无巨细 , 亲力亲为的管理风格 。
不久前 , 在比亚迪因疫情而投产的口罩生产线上 , 王传福的身影连续多天出现于此 , 每天长达5-6个小时的亲自看管 , 令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位年营收千亿元企业的掌舵人 。
很久以来 , 正是因为王传福的亲力亲为和宏观格局 , 比亚迪才能获得眼前成就: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制造车企、全球最大的电池服务商、头部手机代工服务商 , 并涉足轨道交通、IGBT、CMOS研发制造等多个领域 。
也正因如此 , 王传福缺少得力臂助的问题从未这样棘手 。 这关乎到比亚迪版图的扩大 , 以及王传福的“绿色帝国”能否最终实现 。
毕竟 , 李书福和魏建军如今都已是统领全局 , 挥斥方遒的状态 。
【『比亚迪』比亚迪销量暴跌,高管接连离职,孤独的王传福,还能撑多久?】同王传福相似 , 魏建军也具有浓厚的技术背景 。 在长城汽车由小至大 , 由窄到广的发展历程中 , 面对快速变化的行业和市场环境 , 魏建军数次进行自我管理思维更新 。
因此 , 在培养出了以王凤英等为代表的长城系管理人才的同时 , 也从外界吸取了文飞、宁述勇等经验丰富的业内管理营销人才 , 来应对集团业务拓展和营销突破等迫切需求 。
李书福对待人才的态度则始终如一 。
在吉利的一次内部人才庆典上 , 他为吉利的“人才森林”概念赋予了生动诠释:
“吉利内部培养的是小树苗 , 引入的是大樟树 , 大樟树带动小树苗一起成长 , 最终形成吉利的‘人才森林’“ 。
得益于“森林“的新陈代谢功能 , 吉利多年来形成了一个稳定、高效的高管团队 , 并展现着包容、开放的吸纳姿态 。 既有安聪慧、林杰、宋军这样耳熟能详的“内生型”人才 , 也有李春荣、郑状、刘智、陈思英等从外部吸收进来的外部人才 , 更有范安德这样履历和实力都无可指摘的国际化精英 。
“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 , 根源在于人才的培养 。 “李书福不止一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
相较于魏、李二人 , 王传福则形单影只 。
前些年 , 比亚迪三大创始人之一的杨龙忠与王传福分道扬镳 , 他的套现离场或许可视为获利出走 。 但是 , 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这一关键位置的人员频繁变动 , 就不那么简单了 。
资料显示 , 作为比亚迪的老臣子 , 夏治冰曾是比亚迪高速发展的主要贡献者 。 2008-2010年 , 比亚迪实现了每年近100%的同比增长 , 夏治冰功不可没 。
可在2011年 , 比亚迪官方宣布夏治冰因个人原因离职 , 不免让外界对其出走主因打下了问号 。
接替职位的侯雁同样是一位根正苗红的比亚迪人 。 他从渠道调整和品牌提升两方面入手 , 配合比亚迪推出的王朝系列新产品 , 让比亚迪于2013年销量终破50万台 , 并稳住了军心 。
不过 , 或许由于2014年销量不进反退 , 侯雁黯然离场 。 接替其职位的舒酉星却长期从事于技术研发工作 , 也许这是一次吻合王传福个人喜好的人事更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