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洋女婿伤了国人心

外防输入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 很多工作人员都在承受重压 , 很多普通百姓也在做出牺牲 。 重不要紧 , 就怕不公 。 只要一视同仁 , 大家负重前行 , 起码心气儿也顺 。疫情初期内防扩散 , 各地对武汉回来的人员围追堵截堪称硬核 , 甚至出现很多过度操作 , 有的人从未离开当地 , 只因一个湖北身份证号码就被拉去集中隔离 。 这些粗暴举措并没有引发太多批评 , 因为大家都理解 , 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难免出错 , 必须给整日操劳的防疫工作者一个宽容空间 。近期入境的主要以华侨和留学生为主 , 还有些是已经入外籍的华人 , 在这严防死守的阶段 , 应该说在更加规范的基础上 , 延续了硬核态势 。 有留学生嫌机场等候待遇太差 , 立马遭全网批评;有女生在隔离酒店要矿泉水 , 被民警上门教育 , 全网骂她公主病;有澳籍华人大婶不戴口罩外出跑步 , 保安群起攻之 , 报警上门训斥 , 随后丢了工作被限期离境……大家一条心 , 防疫为重 , 享受靠后 , 谁都不惯毛病 。然而就在我们产生一视同仁的错觉之时 , 一部分真正的大鼻子来了 , 突然又变回了我们熟悉的画风 。新闻之一:上海某隔离点来了近20个德国人 , 有人要咖啡、面包、果酱、浴巾、水杯、矿泉水 , 甚至还有的人要刀叉、红酒、披萨、吃西餐的专用餐巾……为了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 工作人员连着三个晚上没睡好觉 , 基本都给他们办到了 。 还有人大晚上突然要喝矿泉水 , 弄不来就打12345投诉 , 第二天早上 , 工作人员顶着熊猫眼 , 把连夜协调运来的矿泉水给他们送去了……(上观新闻)新闻之二:上海一位英国籍洋女婿辗转多国回沪后拒绝集中隔离 , 社区上门协调 。 其实丈母娘和刚坐完月子的老婆也希望他去集中隔离 , 以保护女儿和全家 , 然而洋女婿咋说都不乐意 。 最后社区人员“出妙招” , 协调丈母娘和老婆孩子住到亲戚家 , 把房子留给洋女婿居家隔离……(新民晚报)原来只有黄皮肤才会患“公主病” , 大鼻子别说矿泉水 , 连红酒都得工作人员连夜协调 , 留学生要矿泉水呢 , 警察上门“协调”……很多网友看完新闻气就泄了 , 软骨病都治不好 , 还谈啥硬核防疫?相比之下 , 稍微抱怨两句就被痛批“公主病”的留学生 , 都有点委屈了 , 更别说国内那些因为湖北身份证就寸步难行的老百姓了 。道理很简单 , 我们把民警上门教育女生的话复述一遍:这是隔离点 , 不是住酒店 , 别人都能喝的白开水 , 你咋就不能喝?——但是20个德国人呢 , 隔离点不是酒店胜似酒店 , 工作人员当跑堂的比服务员都勤快 , 别人协调口罩 , 你协调红酒 , 这跟防疫有关系吗?怕老外闹 , 警察是干什么吃的 , 只会教育留学生吗?那个洋女婿更令人生气 。 按照当时上海的政策 , 其不具备“单独居住”条件 , 严格来说第一时间就不应该送家里 , 没想到社区愣是没条件创造条件、翻箱倒柜、反客为主 , 把一家老小给赶了出去 , 你想想两个月的婴儿出门得带多少东西?这样自私的女婿不被人骂死……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湖北女婿身上 , 那大概率二话不说就报警给他架走了 , 出个屁的“妙招” , 居委会大妈粗糙的胖手早就招呼他脸上了 , 是爹娘生养的不?居家隔离是不可靠的 , 除了要防备有些人不自觉 , 普通的居民楼也做不到彻底隔离 。 还记得内蒙古隔着楼层传染的病例吗?还记得香港淘大花园吗?厨卫烟风道都是共用的 , 气流很容易倒灌 , 气溶胶传播是很可怕的 。高风险地区入境者就应该集中隔离 , 目前北上广都已经升级了措施 。 虽然当时社区给洋女婿没条件创造了条件 , 但是对于辗转多个重点国家的旅行者来说 , 让他入住小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 家人勉强接受了 , 社区居民同意了吗?让武汉女婿都哐哐回家住 , 你们都同意吗?病毒可不认识你黄皮肤还是白皮肤 。 本来这是最好的平等教育 , 没想到最后还是伤了国人的心 。 多少人滞留武汉衣食无着 , 垃圾桶里拣饭吃;多少人在路上进退维谷 , 高速路流浪20天;多少人的牺牲和隐忍 , 换来今天的本土零增长 , 就为了有些人喝着红酒矿泉水来避难?是我们的代价太贱了吗?有些付出真的不值得 。涉事的社区工作者 , 以及媒体采访人员 , 治治自己的骨质疏松吧 , 平时就把下跪当好客、特权当特产 , 战时还来这一套 , 上新闻有奖是吗?作者:纸上建筑2020年3月23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