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冠清瘦■好吧,这次给您:12000人听不过瘾的《公共危机之时,医院品牌的走向》( 四 )
本文插图
第四个做法是从采访人员视角进行鲜活的捕捉:老百姓总是爱看一些轻松幽默的的内容 , 在危机中寻找令人欢悦的亮色 , 不仅仅有利于缓解公众情绪的焦虑, 也会让老百姓增加对医院品牌的亲切感和好评 , 获得主动的二次传播扩散 。 前段时间 , 某医院呼吸科门诊来了一个奇怪的就诊者 , 她为了防止被传染 , 将卡通玩偶服穿在自己身上 , 认为这样会包裹的更严实 , 医院的工作人员看到觉得很有新闻价值 , 这则新闻叫做长颈鹿也来医院看病了 , 这则新闻稿推荐给媒体采访人员后十分受欢迎 , 很快被各家平台采用 。
本文插图
四、未来之路 , 危机带给医院品牌管理者有哪些启示?在我们前行的路上 , 会不断有各种挑战 , 下一次公共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 在技术不断更迭、平台不断更新、公众胃口不断更换的未来 , 在同类、同质、同时段的大量品牌信息轰炸之下 , 医院品牌要能玩出花样 , 玩出新鲜 , 叫好又叫座 。 我们无处可逃 , 那要如何做呢?我建议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个是要将品牌信任化:品牌的核心其实就是降低信任成本 , 品牌建设的核心就是更多的获取信任 。 信任是医疗行为的基础 , 医院也好 , 科室也好 , 医生也好 , 护士也好 , 只有与大众建立良好的信任 , 才能拥有明天 。 如何做?请珍惜此次抗疫过程积累出的宝贵的医患真情 , 珍惜这一次难得的品牌好评 。 从点滴开始、从每一个细节开始、从每一个环节开始、从医院每一个人开始 , 以品牌战略为医院的核心战略 , 以服务对象满意为价值核心 , 通过人文建设和价值导向 , 用心持久的付出 , 必得回报 。
本文插图
第二个是要尽量去平台化:技术的多元化让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手段多元化、平台越来越多 , 流量成为稀缺产品 , 自带流量才是王者 。 信息被稀释的越来越快 , “***”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伪命题 。 依附于平台或者玩小圈子会让人陷入思维的极端和行为的固化 , 追逐平台和抱大腿只会让您成为可怜的韭菜 。 随着平台淘汰率的加剧 , 能够成就品牌的 , 只有您自己 。 医院要挖掘优势 , 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 , 保持独具魅力的内容输出 , 才能收获公众持久的青睐 。
本文插图
第三个是要重视感情交互化:信息的激烈暴增 , 会不断分散公众的注意力 。 单向的品牌传播很容易一厢情愿 , 沦为自嗨 。 让一个可以有多种信息选择的人痴情的为您傻傻的发呆已经不现实 , 学会与服务对象互动 , 通过品牌传播进行实时交流 , 让公众通过品牌传播来方便快捷的获得品牌满足 , 这是未来的主流走向 。 学会与服务对象对等交流 , 明白服务对象的所思所想所欲 , 用他们喜欢的、在意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与他们互动 , 才能在互动中建立起与公众的感情 , 形成品牌好感 。 这份感觉是品牌的润滑剂 , 值得我们去用心 。
本文插图
第四个是要引导要素社交化:未来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一切社交化 , 大家都在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到不同的社交圈子 , 通过社交圈子对品牌进行筛选 , 通过社交圈子对信息进行过滤 , 用我所用 , 信我所信 。 我们可以留意到 , 很多的突发舆情最先出现在朋友圈里 , 很多脍炙人口的爆款最先出现在聊天记录里 。 医院不是与世隔绝的清高之地 , 我们要尽快放下架子 , 主动融入社区、融入年轻人、主动接纳和拥抱潮流 , 包容各种社交文化 , 让医院成为值得信任的伙伴和令人心情舒适的港湾 。
推荐阅读
- 学习上该不该有攀比心理
- 旅游意见不统一,该不该继续
- 学啥技术可以月薪过万 但不属于传统行业 好入门的
- 书都要买回来读吗
- 怎样提升自己的产品能力素质呢
- 为啥在香港快餐厅里会时不时出现奇葩“炒面”
- 香港本地大学生的素质咋样
- 为啥朋友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涉你的生活,催促你的决定,说你应该干嘛干嘛,你这样不好吧啦吧啦的
- 女朋友爱玩网游,还在游戏中有老公,我该咋办
- 20岁用啥眼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