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

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贪婪、虔诚、郁金香与家庭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生活 , 对于17世纪的荷兰来说 , 财富、幸福和家庭就是生活的真谛 。 在大航海时代刚刚拉开序幕的迷茫年代 , 荷兰人领先一步跨入了市民社会 , 他们既是虔诚的信徒 , 又是贪婪的生意人;他们的的生活既奢靡又朴素;他们的社会充满了郁金香的芬芳 , 又散发着金钱的铜臭 。 17世纪的荷兰 , 充满了矛盾和惊喜 。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
17世纪的荷兰贪婪和善行17世纪荷兰人拥有一种举世罕见的价值观 , 他们认为赚钱与信仰不冲突 , 并且“虔诚地赚着钱” 。 在以加尔文派新教徒为主的荷兰社会 , 虔诚且严谨的新教伦理与世俗的商业行为之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 正是从荷兰人的生活入手 , 探讨信仰和商业二者的紧密关系时 , 马克斯·韦伯总结出资本主义精神的来源 , 著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 。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
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 , 加尔文教义中的“预定论”(predestination)和其勤劳工作的伦理 , 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精神 。 他在描述新教信仰的荷兰时说 , 人们努力工作并不为钱 , 而是为了信仰 。 因此在17世纪 , 荷兰市民赚了钱之后 , 首先会扶危济困 。 受此影响 , 很多无家可归的欧洲游民开始聚集到荷兰 , 让这个低地之国成了当时慈善水平最高的国家 。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文原版事实上 , 当时荷兰人确实崇尚扶危济困、施舍穷人等善行 。 富裕的物质生活让荷兰新教徒很“尴尬” , 虽然新教伦理提倡人们勤劳工作 , 但获得的金钱太多 , 让他们从潜意识中感觉到跟虔诚信徒的身份有冲突 , 于是为了化解人性的物欲贪婪 , 降低自己的罪恶感 , 荷兰人将慈善捐款当成了“救赎” 。1606年 , 北荷兰哈伦市准备筹建一座赡养孤寡老人的养老院 , 公开募集资金 , 没想到此举造成了一股捐款热潮 。 不论是商人、艺术家、手工匠人 , 还是收入不太丰厚的农夫 , 全都慷慨解囊 , 想为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 然而 , 荷兰人热衷于慈善的现象 , 却被牧师们批评地体无完肤 。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
17世纪荷兰的水道当时一位牧师西蒙德(J. Simendes)就曾批评荷兰人“两面三刀”的行为 , 他认为 , 人们只有在教堂的大门内 , 才保有一些对信仰的虔敬之心 , 只要一出教堂门口 , 就将誓言忘得一干二净 。 平常也不祈祷 , 而是把时间拿来计算金钱和利息 , 他们宁愿思考自己的钱财多寡 , 也不愿反省自己的罪恶 。 一些人文主义者 , 也写了大量诗文讽刺荷兰人已改信“金钱教” 。 虽然荷兰人普遍认为以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是理所当然 。 不过 , 他们热衷慈善事业到底是出于善良的本意 , 还是“花钱买安心” , 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不管是出于新教伦理 , 还是逐利的本性 , 总之 , 荷兰人对于积累财富很有一套 , 这集中反映在股票交易所和“郁金香热”上 。郁金香和金钱1608年 , 在阿姆斯特丹 , 欧洲第一家室内股票交易所正式诞生 , 从此之后 , 商人们不用在露天市场摩拳擦掌了 , 他们可以在富丽堂皇的交易所内高谈阔论 。 当然 , 商人们为了赚钱 , 不仅仅投资股票 , 还在寻找新的发财手段 。 对于财富的渴望 , 催生了荷兰的郁金香狂潮 。 郁金香原产于中亚 , 约在1570年时传到荷兰 。 因为它耐寒、易活 , 且花色鲜艳 , 随着花匠的改良 , 使其颜色越发丰富 , 很快就成为欧洲人最喜爱的花 , 不少贵族以拥有珍贵的郁金香品种为傲 。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
郁金香花商们为了在花季获得足够的货源 , 就得在花还没有开之前 , 提前向花农预定 。 从下订单开始一直到取货 , 这期间的等待充满风险 , 因为没有人能够明确知道花的盛开量 , 以及开花之后的色彩和形状 。 在此情况下 , 距离开花时间越远 , 郁金香价格越便宜 , 距离开花日期近 , 花价则水涨船高 。 因此 , 随着采收期的接近 , 从郁金香订单中获利的机会就越大 , 往往不等花开 , 只要订单一转手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17世纪的荷兰市民社会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广场郁金香交易蕴含的“暴富”属性 , 使得许多荷兰人把资金押在郁金香尚未开花的球茎上 , 热烈期待着手上的球茎能开出不寻常的花色 , 想象着未来会有大把金钱落入自己口袋 。 事实上 , 很多人根本没看到花开的样子 , 就将其转手以赚取暴利了 , 这就是期货贸易的雏形 。 荷兰加尔文派信徒既欣赏郁金香的美丽 , 又渴望投机带来的利润 , 这两种力量相互影响 , 让当时的荷兰在花香与铜臭之间摇摆不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