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关键词是什么?谁会受益
作者:谭浩俊央行降准 , 关键词是什么?谁会受益3月13日 ,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 , 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 。 在此之外 , 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 , 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 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
每当看到降准的消息 , 人们的第一反应是 , 对楼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股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好像央行降准 , 就是冲着楼市和股市来的 。不过 , 也不奇怪 。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 楼市和股市确实是民众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 , 也是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 。 一方面 , 房价的持续上涨 , 已经在广大居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 广大居民、尤其是尚未购房的居民 , 对楼市的任何一项政策都十分关心 , 房价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 而降准降息是最容易引发楼市变动、房价变化的一种因素 , 当然不可能不关心了;另一方面 , 每一次的降准降息 , 都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 尤其在目前股市正处于动荡阶段、外围股市大面积熔断的情况下 , 投资者就更会把注意力放到降准对股市的影响上了 。需要十分强调的是 , 此次降准 , 沿用了此前常用的手段与方法 , 那就是定向降准 , 亦即不是普降 , 而是定向 。 降准的关键词 , 也不是“降” , 而是“向” 。 一个“定向” , 就决定了此次降准不可能把资金投放到楼市和股市 , 而是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 楼市和股市 , 只能是间接受益 , 或者变相受益 。
间接受益比较容易理解 , 那就是流动性宽裕了 , 融资的难度减少了 , 市场资金增多了 , 可供投资的空间加大了 。 纵然银行不可能给房地产市场投放新的资金 , 也能对存量资金“网开一面” , 不会收贷和抽贷 。 即便遇到资金问题的开发企业 , 银行也会在资金比较宽松的情况下 , 变得“仁慈”一些 。 股市则首先会在投资者情绪上出现变化 , 朝着有利于股市的方向发展 。 在此基础上 , 投资者能够用于股市投资的资金更加充实了 , 自然会让股市受益 。变相受益 , 自然是非正常渠道的方式 , 也可以说是违背“定向”要求的方式 , 譬如前手放、后手收 , 前手放得多、后手收得更多 。 形成表面上投放给了实体企业 , 实质上都变相转移到楼市和股市 。 因为 , 在这些年的“定向政策”中 , 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政策被金融机构滥用和扭曲的现象 , 且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 不然 , 管理层也不会反复强调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说白了 , 就是政策传导不畅 , 就是“定向”出现了问题 , 导致每一次的定向降准降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 反而助长了楼市和股市的炒作之风 。所以 , 当新一轮降准政策到来之际 , 舆论和公众最为关注的 , 当然是资金的投向、去向和使用方向了 。 即便此次降准是被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逼迫”的 , 是全球流动性大释放的需要 。 我们仍然应当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资金的去向和流向上 , 关注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 , 关注资金是不是又一次被变相转移到了楼市和股市 。事实也是 , 在货币已经超发的情况下 , 即便稳定经济增长需要 , 也应当更加关注降准降息等政策的效率和效果 , 且越是稳增长需要 , 越要讲究政策的运用效率和执行效果 。 否则 , 会带来政策空间的狭窄和灵活性的降低 , 带来政策工具箱的武器减少和调控能力减弱 。
也正因为如此 , 对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 , 监管机构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 , 要建立真正有效的资金投放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 , 且不要浮于表面 , 只看到前台的数据 , 不关注后台的操作 。 特别是前放后收、前投后抽的现象 。 在经济需要稳定的关键时刻 , 必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 发挥货币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作用 , 而不是房地产 。 如果到了今天都不能真正认识实体经济的重要 , 那我们的金融机构就真的无法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了 , 就真的面临比较大的危机了 。 降准 , 必须把关键词放在“定向”上 , 而不是释放多少资金上 。
推荐阅读
- 『央行』央行:一季度各项贷款增加7.1万亿元
- 『MLF』货币政策逆周期持续发力!央行MLF利率再下调20个基点
- 资金利率■定向降准首批资金落地
- MLF@年内第三次降准第一步落地:未来有降息的可能吗?
- 「医院建设」一季度GDP数据将公布 定向降准正式落地
- 「结构性存款」央行:“高息”揽储动力下降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 「存款」央行:“高息”揽储动力下降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 余额:央行: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2.24万亿元
- 「利率」东方时评丨徐洪才:央行再出组合拳 定向降准+降息
- 『央行』逆周期调节显著增强 货币财政政策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