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止不了离婚的决绝

准备离婚 , 重新来过 。前几天想换个微信号 , 高中同学笑我 , 是不是做了什么不亏心事?于是我那样回答 。开始他不信 , 讲 , 你这玩笑开大了呀 。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真的好好过呢 , 多好的老婆 , 多好的儿女哎……哎 , 可能你现在有点冲动 , 别急着下结论 , 过段时间就没事了 , 好好谈谈 , 儿女都那么大了 , 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你看能谈好吗?多少要离婚的 , 经过一个疫情锁在一起 , 还是离去了每个人每家人情况不一样 , 我相信你们都还有感情的 , 有时候没办法呢 , 做男人的 , 忍着点咯 , 其实这种事哪家没经历过听着他苦口婆心地劝 , 不好意思再骗他了 。跟他对话中 , 我提到 , 一些要离婚的 , 并未因疫情时待在一起 , 而感情升温 , 决定不离 。因为之前看到微信群里在流传 , 很多地方的民政局重新开门办事之后 , 离婚的预约 , 爆满 。随便以此为关键词搜一下新闻 。中新网3月14日报道:在疫情防控期间 , 因长时间宅居在家 , 由于琐碎事务、家庭收入等各方面引发的家庭矛盾较往常明显增多 , 南县婚姻登记处恢复正常上班后 , 离婚预约天天爆满 。 而南县“好好说话”婚姻调解工作室也忙了起来 , 引导家庭矛盾双方由“对簿公堂”变为“对面沟通” , 由“冷言恶语”变为“好好说话” , 修缮情感裂缝 , 守护和谐婚姻 。婚姻调解 , 好早就有 , 现在更有个比较新的词——离婚冷静期 。且很可能成为法律 。某百科离婚冷静期词条里有写:2018年8月27日,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草案新规定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 , 在此期间 , 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2019年12月28日有新闻:24日 ,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 。 有委员建议 , 婚姻家庭编草案中涉及的“离婚冷静期”适用应当设立甄别机制 , 引起热议 。 据悉 , 全国离婚率连续15年上涨 , 部分网友认为 , “离婚冷静期”或减少冲动离婚行为 。从上面两条可知:其一、离婚率已连续15年上涨了;其二、人们寄希望离婚冷静期能减少离婚行为;其三、有人提出要建立甄别机制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和稀泥 。看一个例子就知道了 。同是3月14那条新闻里写到:他竟因给孩子上网课、打印资料的事动手打我 , 这不是第一次了 , 我不想忍了!最初提出离婚冷静期后 , 就引发热议 , 网友们提出 , 如果强制执行 , 只会使那些被男人打的女人们 , 受更多的罪 。这还只是一个例子 , 结了婚的人都知道 , 很多事 , 完全是调解不了的 , 缓和不了的 , 离婚 , 是唯一的办法 。因此 , 对离婚进行甄别 , 那种明显冲动的可以有冷静期;脸都被打肿了的 , 还冷静?所以 , 哪怕离婚率年年涨 , 也阻不住过不下去的人——自然包括很多80后——离婚的冲动 。疫情并未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 , 成为离婚冷静期 , 反而因为天天窝在一起 , 产生了更多矛盾 。1月19日南方都市报《2019中国离婚率高达44%?民政部:不科学、不严肃》中 , 有关官员提供了几个数据:与国际上相比 , 以2017年为例 , 俄罗斯离婚率约为4.5‰ , 美国约为3.6‰ , 德国约为2.19‰ , 英国约为2.05‰ , 中国离婚率为3.2‰ 。以2018年为例 , 全国结婚登记1010.8万对 , 离婚总对数是446.1万对 , 离婚率是3.2‰ 。本文原发于公众号 80后的20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