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观念的冲突
家庭观念的冲突——亲情关系随想之三文/老庄友华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 其中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 , 当属东方式的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 。然而 , 现实的家庭关系、尤其是代际关系 , 却是充满了各种矛盾 。 小辈多有抱怨:父母手伸得太长 , 什么都想管 , 包括儿女的职业、婚恋、生育甚至育儿方式……老的也很憋屈:儿女都成年成家了 , 仍要依赖父母 , 老家伙出钱出力还不落好……在我看来 , 很多家庭矛盾 , 应当都来源于观念冲突 。 因为大家习惯于跟着感性、直觉而随大流 , 很少以理性逻辑作思考判断 , 是以对现代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 , 缺乏清晰的认知 , 存在不少的误区 。 按社会学者李银河的说法:“由于是习俗 , 人们常常只是照做如仪 , 并不知道其中原因 , 也并不深究 。 ”家庭观念的冲突。一
中国与西方的家庭模式 , 存在很大的不同 。根据费孝通总结:西方家庭是一种“接力模式” , 上一代有责任抚育下一代 , 而下一代没有义务赡养上一代 。 一代接一代 , 都只是向下承担责任 。 中国家庭则是一种“反哺模式”:每一代都是既要抚育下一代 , 又要赡养上一代 。接力模式属于“个人本位”:西方家庭 , 老子的抚育责任 , 到儿子成年为止 。 儿子念大学 , 可以向银行、甚至父母借款 , 工作以后再还 。 当然 , 儿子也就不存在赡养老子的义务 。 这种模式更加重视家庭成员的独立平等、自主自由 。反哺模式属于“家庭本位”:中国家庭是一种集体主义 , 家庭成员之间是紧密互依型关系 , 不存在各自独立这一说 。 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和关系 , 更是不可分割、要持续终生的 。传统文化推崇三纲五常 。 在旧式家庭 , 是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 。 父亲是绝对权威 , 妻子儿女只能绝对服从 , 完全没有平等的概念 。 丈夫可以三妻四妾 , 妻子却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命 。 而离婚也无须双方自愿 , 丈夫随意一纸修书 , 婚姻关系就妥妥的解除了 。过去的中式家庭 , 家长对子女的权威 , 也是建立在近乎无限责任的基础上 。 而子女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 , 也要让渡很多的个人自由 。 比如不存在恋爱、婚姻的自由 , 只能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显然 , 不同的家庭模式 , 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也有很大的不同 。 而无论东方西方 , 每个家庭成员在权利与义务之间 , 实际上都存在着某种对应、对等的平衡关系 。 权利多意味着责任义务也大 , 反之亦然 。东西方确实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 。 西方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个人 , 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独立型自我 。 而中国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家庭 , 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互依型自我——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 也属于自我的范畴 。 是的 , 传统文化似乎从源头就弄丢了以人为本、个人权利这些硬核 。 在我们的语境中 , “个人主义”至今依旧明白无误的充满了贬义 。于是有人说:东西方家庭关系的不同 , 反映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但我却更加认同:这种不同的家庭关系 , 固然存在文化方面的影响 , 而更为实质性的 , 还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区别 。中式的反哺模式 , 应当是一种建立于农耕社会、并与之相适应的、且具有高度文明的家庭形态 。 在自然经济状态下 , 由于普遍的物质匮乏 , 加上不存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 “养儿防老”的反哺模式 , 乃是人们不得不然的选项 。 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强烈对比、冲击 , 这种模式有可能就岁月静好的一路延续下去 。经济学家陈志武认为:养儿防老不道德 , 应该从中国的家庭关系中剥离出去 。 这种说法 , 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 。 当然 , 据相关调查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 , 当代中国、尤其是城市居民 , 多数人已经不认可、不需要养儿防老的做法 。那么 , 反哺模式作为农耕社会的遗存 , 又失去了现实的需求 , 隐入历史就应当只是早晚的问题了 。 或者说 , 中国家庭大概率将朝着接力模式的方向演变 。 由此看 , 我们现有的许多家庭观念 , 也未必就是什么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宝贝 。二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 , 家庭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清末以来 , 西方文化强势东渐 , 中国知识分子终于醒眼看世界 , 于是看出了封建文化窒息人性、扼杀自由的残酷一面 , 鲁迅由此也发出了“吃人”的呐喊 。五四新文化运动 , 高举反封建的大旗 , 对旧伦理旧道德、包括传统的封建家庭 , 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 巴金的代表作 , 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 就描写了一个旧式大家庭 , 如何扼杀青春、爱情和生活 , 以及这个家庭的没落、分化 , 青年一代的觉醒、抗争并与家庭决裂 。 在那个时代 , 大批的知识青年 , 热血沸腾的开展了争取民主自由、反对家长制、反对包办婚姻……从五四的反封建 , 到文革的破四旧立四新 ,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 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 然而 , 这么多年来 , 破与批判的确不少 , 立与建设却似乎不多不够、并没有深入人心 。 主流的家庭观念 , 至今仍然不大明晰:是传统儒家?是基督教?还是共产主义……依我看 , 可以说什么都沾边 , 又什么都不是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 , 旧的家庭模式 , 实际发生了、并持续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 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 已经不复存在了 。 很多老人都不再指望子女、而是选择社会养老 。 青年人在婚恋、择业等方面的自由度 , 也早与传统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 , 许多传统的家庭观念、习俗 , 虽然也有变化 , 但不可能完全消失 , 仍旧顽强的传承下来 , 而今还深深影响着大众的家庭生活 。鲁迅当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 却也带有浓厚的旧式家庭情节 , 曾经宣示兄弟永不分家 。 到了北平 , 还是坚持与两个弟弟同住 。 最终与周作人闹出了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来的悲剧 。按马列主义的论述 , 家庭起源于私有制 , 也会随着私有制的终结而消亡 。 所谓的共产共妻 , 并不只是敌对势力的造谣污蔑 。 而红色高棉消灭家庭的社会实践 , 也属革命词典中的应有之义 , 只是太过急、太暴力而已 。马克思有一段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 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 ”这种说法或许过于极端 , 却也传达出来一种真相:即政治经济、道德观念等社会存在 , 对家庭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 。亲情关系是血缘关系 , 无疑是人与人之间最为亲密的关系 。 但亲情关系 , 也具有社会属性 , 难免受到各种社会存在的影响 。 家庭成员之间 , 其实也存在种种利益关系 。 虽然并不是人人都会在乎、计较那点小利 。 但很多观念 , 却已深入人心 , 大家都习惯成了自然 。 比如兄弟姐妹之间 , 谁更受尊重、更多话语权 , 就基本不是长幼为序 , 而是取决于社会地位、身家财富、对家庭的贡献……生活现实正是:“贫在闹市无人问 , 富在深山有远亲 。 ”我在家里 , 曾说过一句很决绝的大实话:亲情并不代表一切!不可否认:同样的亲情关系 , 未必就能得到亲人们相同的情感和对待 。 假如两种父亲 , 一个言传身教、充满爱心 , 另一个酗酒打人、极端自私 , 会不会得到儿女同样的敬重?再如两个儿子 , 一个聪明踏实、创出了事业 , 另一个好逸恶劳、混成了乱仔 , 能不能受到父母同等的疼爱?勿庸讳言:亲情关系确实不止存在温情脉脉的一面 , 往极端说 , 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反目成仇甚至相互戕害 , 在现实中也并不罕见 。 那么 , 我们看待亲情对待家人 , 除了尽心尽力的关爱 , 又究竟该不该保留一份客观理性?家庭观念的冲突。三
推荐阅读
- [江西都市晚间800]妈妈和16岁儿子发生肢体冲突 性格大变 奶奶:他以前很乖巧
- [水滴筹]网络众筹平台冲突背后:筹款顾问蹲点医院“扫楼”,审核缺位屡现
- 李涛律师:谈一谈再婚家庭的法律风险问题:遗嘱和财产约定
- 凤凰网安徽综合@因家庭琐事愤懑 亳州一男子登楼顶欲轻生
- 『天津在线』天津:油锅、杂物都是火灾隐患 别让这些破坏幸福家庭
- 水滴筹■“扫楼”起冲突,水滴筹员工殴打轻松筹员工,被行拘12日!双方微博互怼揭开行业乱象
- [水滴筹]轻松筹、水滴筹推广人员医院起冲突,水滴筹员工被处行拘
- 「雅婷妈育儿讲堂」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息息相关,家庭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基础
- 「独家观察」永年警方打掉系列盗窃团伙 3人落网 均是单亲离异家庭!
- 【刘某志】弥勒巷巷,10人持钢管发生冲突,民警雷霆出击,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