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上市中”的“理享家”

在近期的一次融资路演中 , “理享家”CEO朱超表示公司已经聘请野村证券作为承销商 , 毕马威作为审计师和凯易作为律所 , 计划在美国上市 。 然而 , 内部人士透露 , 由于“理享家”通过大量关联交易及挪用客户资金 , 虚高收入和利润 , 毕马威拒绝为其出具审计报告 。 但是 , “理享家”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试图通过运作让毕马威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永远在“上市中”的“理享家”
永远在“上市中”的“理享家”又有了新方案早在2018年中旬 , “理享家”就宣布正在筹备香港上市 , 预计2018年底或2019年初完成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理享家”的上市计划不断在变 , 地点从香港换到了美国 , 时间也不断往后顺延 。 唯一不变的是“理享家”一直打着上市的旗号 , 在进行着“自融”业务 , 以及尝试在一级市场融资 。 根据不完全统计 , 大约有30多名客户投资所谓的“理享家”公司股权 , 金额在1~3万美元不等 , 而“理享家”永远无法披露到底有哪些机构投资者参与了融资 。 显然 , “理享家”这样的打法和套路 , 市场并不买单 , 公司的账面现金非常紧张 , 经常挪用客户资金用于日常经营使用 。 近期 , “理享家”对于其上市有了新的说法 , “理享家”CEO朱超宣称公司已经聘请野村证券作为承销商 , 毕马威作为审计师和凯易作为律师 , 将于近期在美国上市 。 众所周知 , 中国公司赴美IPO需要承销商、审计师、律所以及CFO 。 “理享家”看似样样齐全 ,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 以承销商举例 , 中国公司赴美上市 , 为什么使用一家日本券商?这是一种十分“非主流”的做法 , 实际原因是“理享家”因为财务造假和业务违规等原因 , 被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和瑞士信贷等欧美券商一致拒绝参与其IPO 。 一年多前 , “理享家”高管还在其朋友圈炫耀“大摩”(摩根士丹利)的pitchbook(投资银行为了开发客户准备的材料);在完成了初步尽职调查之后 , 所有欧美券商一致退出该项目 。永远在“上市中”的“理享家”
关于审计师 , 毕马威项目团队与公司管理层出现了激烈的争执和矛盾 。 根据“理享家”之前的私募融资材料显示 , 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为1000万美元左右 , 而毕马威项目团队审计的初步结果是亏损1000万美元左右 。 在“理享家”CEO朱超和创始人黄海的百般周旋和精心运作下 , 最后双方妥协调整到了略微亏损 。 是什么让毕马威团队接受了这样的妥协 , 我们不得而知 。 关于律师 , “理享家”也与凯易项目团队达成了某种交易 , 让其不披露“理享家”接受中国监管部门调查的相关情况 。 由于“理享家”的财务造假痕迹过于明显、业务发展方式过于激进 , 在经过两年多的CFO寻找中 , 依然无法找到敢于承担风险和担任这个职位的候选人;最后 , “理享家”决定由创始人黄海直接担任CFO , 这样的安排也确实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永远在“上市中”的“理享家”
利用供应商和“APChina”进行关联交易 , 大量虚高收入和利润“理享家”在和毕马威项目团队“沟通”后 , 开始改口自己的财务数据和业务预测 。 根据“理享家”内部员工透露 , 目前“理享家”重塑过的对外口径是 , 2018年基本打平 , 2019年上半年500万美元利润 , 全年预计1000万美元利润 , 2020年计划可以翻三倍达到3000万美元利润 。 公司希望可以按照2020年预计的3000万美元净利润 , 外加20倍的市盈率 , 以6亿美元估值发行IPO , 融资1~1.5亿美元 。 “理享家”到底有多少业务量?这样的财务数据从何而来?“理享家”的核心业务有两块 , 一个是香港保险 , 另一个是海外基金 , 超过90%都是IPO锚定基金 。 今年 ,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 这两块业务量都急转直下 。 香港的局势让整个行业香港保险的量至少下滑了一半;也因为香港的局势 , 港股IPO市场放缓 , 以及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 中美贸易战也让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显然 , “理享家”的单一品类策略在变化波动的市场中变得不堪一击 。 那么 , “理享家”到底是如何虚高收入和利润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 一种是与关系较好的供应商配合 , 另一种是利用“AP China”进行关联交易和客户资金挪用 。 针对香港保险的业务 , “理享家”根本没有香港保险经纪牌照 , 也被排在友邦和保诚等主流保险公司的“黑明单”上 。 “理享家”采取的策略是让关系较好的供应商 , 也就是香港的保险经纪公司 , 按照常规收入的8~10倍打给“理享家” , 多打的部分“理享家”会通过其他走账的方式 , 再私下返还给这些供应商 , 只不过要通过多个人头账户把这些资金洗干净 , 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才是渠道返佣 。 这也是“理享家“长期不持牌最主要的原因 , 因为一旦持牌 , ”理享家“的供应商就从保险经纪公司变成了保险公司 , 而保险公司肯定不会配合”理享家“做这样的事情 。 同时 , ”理享家“会给配合其造假的供应商提供期权激励 , 构建一个业务和财务造假的生态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