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宅总有理(ID:zmrben115) , 作者:宅少 , 题图来自:IC photo
“不受教育的人 ,因为不识字 , 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 , 因为识了字 ,上印刷品的当 。 ”——文学研究家·钱钟书「逝于1998年12月19日」出自小说:《围城》……01.1980年5月 , 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刊登在《中国青年》上 , 名为《人生的路呵 , 怎么越走越窄…》 。 在以激愤之词历数生活工作上的种种不幸后 , 潘晓写道:“我今年23岁 , 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 , 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 , 对我已不复存在 , 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 。 反顾我走过来的路 , 是一段由紫到红到灰白的历程;一段由希望到失望、绝望的历程…”该信一经刊载 , 立即得到了广大青年响应 。 不出一月 , 社里收到2万多封来信 。全社会这才意识到:当今的年轻人啊 , 内心已经颓成浆糊了 。就在这时 , 李教授站了出来 。李燕杰是高知家庭出身 。 父亲是清华学霸 , 曾在诸多名校执教 。 耳濡目染下 , 投身祖国教育 。 1977年 , 历史转折 , 北京运输局请正在北师大任教的他做批判江青报告 。 李从“江女士为何喜欢《红与黑》《简爱》《飘》《基督山恩仇记》《红字》这五本书”的新颖角度出发 , 发表了一次轰动性演讲 。教授演讲 , 声音磁性 , 语言诗性 。 知识点 , 博古通今 , 哲理性 , 层出不穷 。 可谓集艺术性、思想性、时代性于一身 。 呼吁大家爱国、爱民族 。 于青年人而言 , 耳朵听到的是激情 , 心灵收获的是温暖 , 灵魂得到的是升华 。一个个如痴如醉、奔走相告 。一夜间 , 李教授声名远扬 。 连新华社提及“如何让青年学生接受政治性道理”这一重大问题 , 都特别总结了李教授的经验:“讲理论 , 有哲理;授知识 , 言有趣 。 ”
曹禺和李燕杰两年后 , 李在上海文化广场对1.5万人做演讲 , 题为《德才学识与真善美》 。 前后6场 , 场场爆满 。 《中国青年报》拿出头版头条 , 赞他是启迪一代青年的人 , “打开青年心灵之锁的钥匙 , 拨动青年心弦的琴师” 。上海人民出版社嗅觉灵敏 , 将其演讲汇编成册 , 推出一本《塑造美的心灵》 。 首印30万册 , 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 。 最终销量高达1000万册 。 成为80年代解冻期青年的必读书目 , 哺育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圣经” 。翻开这本《塑造美的心灵》 , 我们可以看到诸多风格类似的经典语句:“真正的强者 , 并不是压倒一切艰难困苦的人 , 而是不向任何艰难困苦屈服的人 。 ”“人是有巨大潜力的 , 当遇到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时 , 善于开掘自己潜力的人 , 方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 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 ”彼时 , 中华广袤大地上的迷惘青年嗷嗷待哺 , 拿到《塑造美的心灵》 , 一个个如饥似渴 , 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一本口味正宗的心灵鸡汤 。估计连李燕杰本人都没想到 , 这本以他演讲金句攒成的畅销书 , 就这么轻易填补了我国新历史时期在鸡汤领域的空白 , 为这一人文科学写作提供了重要的行业样本 。拓荒者的出现 , 往往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02.作为“共和国四大演讲家”之一 , 李教授的金句虽然带着一股鸡汤味 , 但他毕竟是被胡乔木点名去欧洲开“巡演”的人 , 演讲主题 , 大开大合 , 担当的是对青年人的爱国教育和理想指引 , 具有历史厚重感 。而解冻期中的青年 , 听完邓丽君、读完朦胧诗、看完《庐山恋》后 , 身体中的人性慢慢觉醒 。 他们对文化的渴求 , 十万火急 。这时候 , 鸡汤也要聚时俱进了 。“潘晓”向全社会吐露心声那年 , 甘肃人民出版社找到胡亚权和郑元绪两位编辑 , 希望他俩能够合办一本杂志 。 胡、郑都是热爱文艺的理科生 , 研究了一通市面上的杂志 , 决心办一本文摘 。 想告诉我国读者: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事物和高尚行为 。两人琢磨半天 , 也没想出刊名 。 直到郑的孩子病了 , 胡去探病 , 看到郑的香港朋友寄回来三本美国杂志《读者文摘》中译本 , 胡说:“干脆咱们就叫这个名字 。 ”名字定好后 , 两人遍览报刊、杂志 , 花了半年功夫组稿 , 请赵朴初先生给题了个字 , 终于在1981年4月送出第一期 。 《读者文摘》创刊号上 , 明确写着“博采中外 , 荟萃精华 , 启迪思想 , 开阔眼界” , 刊文中还有张贤亮的《灵与肉》 。 可见当时格调之高 。创刊号三毛一本 , 三万册很快卖空 。卖到第7期 , 发行量高达14万 。 三年后 , 销量基本稳定在180多万 。
《读者》创刊号上的口号趁着80年代文化热 , 《读者文摘》以翻译国外文章、介绍西方思想为主 , 甚至推荐过卡尔维诺的小说 , 差点把自己搞成精英刊物 。但随着文化热退潮 , 杂志社意识到:要笼络更多读者 , 必须接近广大人民群众 。80年代中后期 , 《读者文摘》开始走通俗路线 , 刊登启迪心灵的短文 。 后来由于刊名侵权 , 它又改了个我们无比熟悉的名字 。那就是《读者》 。打那之后 , 《读者》便以精短故事、剔透文字和心灵鸡汤传教式的风格 , 变成一代代读者的精神粮食 。 每一个中学生 , 几乎都从它上面得到了心灵滋养 , 收获了作文素材 , 学会了熬汤行文 , 并实践到了考场中 。《读者》从此成为中华鸡汤批发市场 。当然 , 杂志起初并没有一味自降身段 。 尤其在80年代末 , 刊载的还是诸如席慕容、三毛、刘墉等人的手笔 , 向内地输出了一批文风玲珑、热爱生命的作者 。 毕竟那个年代 , 人民群众还没有在经济上和品味上彻底堕落 , 广大青年们 , 还是有一点人文追求的 。这就促成了汪国真的火爆 。初中毕业 , 汪国真撞上文革 , 当了铣床工人 。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 与轰轰作响的机器为伴 。 从内心深处 , 他还是渴望诗意、自由的生活 。 1978年 , 汪终于迎来人生转折 , 在辛苦补习下自学完高中课程 , 顺利考入暨南大学 。那是朦胧诗、伤痕文学纷至沓来的日子 , 汪也不甘寂寞 , 每天如痴如狂地写诗 。 只可惜投稿无数 , 最终石沉大海 。 毕业之后 , 汪国真继续在京城各大编辑部、出版社间奔波 , 渴望诗作发表 , 却始终无人问津 。直到30岁那年 , 他的《热爱生命》突然被《读者文摘》登在卷首语 。 这时走群众路线的《读者》 , 给了他一次重量级曝光 。 汪国真的诗作 , 并不像纯文学诗歌那样充满复杂意象 , 需要极高阅读门槛 。 这大大缩短了有文化憧憬之心青年和诗歌之间的距离 , 让诗歌变得可爱、鲜活 , 易于把玩、传播 。《读者》先后刊发他十几篇作品 。 汪之声名 , 不胫而走 。 尤其在学生之间剧烈传播 。 据说北京一位中学女教师上课 , 发现学生不听讲 , 躲在桌下抄汪诗 。 回家后 , 向丈夫抱怨 , 结果他丈夫正是北京学苑出版社的编辑 。对方马上找到汪国真 , 要为他出本诗集 。这本诗集 , 就是《年轻的潮》 。除了这本诗集 , 山东有位叫王萍的女孩 , 在众多报刊上一首一首收集摘抄了汪国真的诗歌 , 集结成册 , 四处流传 。 最后得到汪国真的认可 , 集结成《年轻的思绪》出版 。
推荐阅读
- 「温州看点」温州苍南一男子因喝加了料酒的鸡汤驾驶机动车被高速交警查酒驾
- 扬子晚报网:中国人的故事|每个奉献者都值得被记录
- 【火星茶香】老照片:绿皮火车上的中国人
- 北青网■危急时刻武汉街头这一幕感动钟南山:这就是中国人!
- 抽屉电影@豆瓣评分8.2,这部纪录片,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看
- 中国:确诊老外殴打中国医生,14亿中国人怒了:“滚!”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 多课目演练 提升遂行海外任务能力
- 家国@中国人的故事|清明思家国,致敬共和国英雄
- 「灵活适度」中国人民银行:下一阶段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下一阶段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