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四 )

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甩掉骂声的神逻辑而和刘同一样靠熬“职场鸡汤”声名鹊起的 , 还有一个叫陆琪的作家 。早年陆琪一直恨恨不得志 , 跟南派三叔、沧月一帮人混一起 , 写网文没写出个所以然来 。 看了《静静的顿河》得不到任何乐趣 , 死了搞纯文学的心 。 他开过几个互联网公司 , 全都倒闭 。 反正干啥啥不顺 。直到2009年《潜伏》播出 , 陆琪在博客上写了《潜伏在办公室:“余则成”教你职场生存》 , 突然爆红 , 卖破100万册 , 人生终于迎来转折 。 紧接着又写了几本畅销书 。 但陆琪本人并不喜欢 。 据报道 , 他对写什么无感 , 更在乎如何获取粉丝以及市场 。并从郭敬明的成功中悟透了一件事:“追求市场和粉丝 , 姿势肯定要往下降 。 ”此后 , 陆琪不再书写职场 , 而是看中更广泛、更有共情心、更有消费能力的女性群体 , 做起了情感鸡汤 。 在微博上 , 扮演知心大哥 , 放下姿态 , 为广大女性群体讲一堆直白空洞的废话 。 后来他发现 , 光讲废话都不行 , 你要讲她们喜欢、讨好她们的话 , 鼓励她们买买买、花花花 , 再帮他们骂骂男人们 。越是极端的话 , 越是要大声说出来 。“过节男人不给女人红包都是耍流氓!”“男人不让女人管钱包就跟他离婚!”这是什么?大众文化产品的高级形态:取悦用户 。靠这一路打法 , 陆琪收割不少芳心 。 后来出书、上电视 , 让他成了全网贩卖情感鸡汤第一人 。 2015年 , 陆琪公司获得800万天使融资 , 不断扩展鸡汤产业链 , 服务女性情感 , 誓要把内容渗透进广大女同胞的DNA中 。您瞧瞧 , 人都把鸡汤灌DNA里了 。什么叫人有多大胆 , 汤有多大产 , 啊?除开陆琪、刘同 , 城市人群还有一味大冰鸡汤 。 大冰的父亲是个教授 。 据说大冰幼年爱看明清小说 , 尤其是《三言二拍》 。 于是大冰日后写作 , 深受那些江湖故事、市井杂谈的影响 , 贴近老百姓的趣味 。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大冰和他的黄金左脸大学时 , 大冰在山东学油画 。 之后进入电视台 , 做过美工、剧务、摄像 。 当上山东综艺节目的台柱子后 , 突然觉得 ,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 我对自由的向往 。 于是背起背包 , 一步步量过滇藏线、青藏线、川藏线 。 据说 , 断过三根手指、一只手腕、两根肋骨 。一手入世 , 一手出世 。可谓双击六六六 。像朴树朴师傅这样的 , 道行实在太浅 , 一般出走半生 , 归来还是个少年 。大冰老师就不一样了 。老师出走半生 , 归来变成了综艺主持、野生作家、民谣歌手、酒吧掌柜、老背包客、油画画师、皮匠银匠、手鼓艺人…先不说老师书名如何简约而不简单 , 内容如何野生而江湖 , 配图如何用了又用 , 光是这战功赫赫的头衔 , 就该值它个百万码洋 。 在这点上 , 新一代鸡汤作者又交出新答卷 。自己写啥不重要 , 自我营销更重要 。至此 , 刘同的组织化生产、陆琪的取悦性讨好、大冰的头衔营销 , 终于组成了互联网时代下鸡汤产品三大底层逻辑 。 而将这一逻辑无限发扬光大、一度形成产业风口的 , 还是要靠咱们数以百万计的鸡汤公众号 。借《霸王别姬》里关师傅的话说:哪朝哪代 , 鸡汤也没这么火过 。“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啦!”06.2016年 , 调研巨头凯度集团发布《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 , 对最热的50个公号进行分析 , 结果显示:情感心灵鸡汤 , 最受欢迎 。首先 , 我要摆明的态度是:鸡汤 , 虽然不是高级精神产品 , 但也不是什么坏东西 。 一个人在心情疲惫、意志消沉、前路迷茫时喝碗鸡汤 , 没啥大问题 。问题是你不能靠它续命 , 还把它当人生指南 。再者 ,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 , 无法要求人人都读叔本华、萨特 , 从形而上学中解决掉人生的终极困惑 。 偶尔来碗不错的鸡汤 , 喝得舒爽、喝得管用 , 让自己对人生、对审美有更高的追求 , 也并非坏事 。 我以前也喝过不少鸡汤 , 现在偶尔也给人灌两句鸡汤 。只要不是误人子弟汤 , 喝也没啥 。最多就是听了堆废话 , 没解决实际问题 。总得来说 , 在公号鸡汤产业里 , 不少熬汤的手艺人 , 还是有良知的 。 他们还是本着自我认知 , 靠的还是人生经验 , 熬的还是好汤 。实在有些烫熬得劣质、粗糙 , 一看就逻辑混乱、行文猥琐、事实造假 , 撞上读两段 , 我也忍了 。 忍不了 , 就看看《食神》里这句话:只不过 , 无论哪一行 , 都有流氓 , 任何产业为了流量 , 都会秀点下限 。于是乎 , 鸡汤开始和割韭菜形成强大联谊 。 一口口混蛋汤 , 不过是为收智商税 , 骗人口袋里几个钱 。 这些汤里 , 不但有屎 , 而且有毒 。 为了取悦读者、混淆黑白 , 卖点会员、收割韭菜 , 彻底把鸡汤搞成了邪教 。他们不想给大家讲什么狗屁心灵、情感、职场、文化故事 , 就是想搞钱 。忽忽悠悠 , 就能把人糊弄脑残了 。遇到这种鸡汤 , 各位还是赶紧拉黑 。命虽然不会丢 , 脑子没了也是大事 。说到这里 , 不禁令人泫然一吊 。纵观历史 , 从李教授的“理想鸡汤”到汪诗人的“文化鸡汤” , 再到商品时代的“励志鸡汤”、小康生活的“修行鸡汤” , 最终一步步走向分门别类、垂直深入、想喝就有、打击精准的产业鸡汤 , 经数十年跌宕 , 中国人的鸡汤品味 , 终于从爱国胸怀一路坠到小资情调 , 把无产者的宏大理想 , 熬成了小布尔乔亚的焦虑 。品味问题 , 还能说智者见智 。 关键是熬汤的材料和手艺 ,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遥想当年 , 李教授好歹顶着“共和国演讲家”名号 , 俞老板好歹是身价百亿的CEO , 于老师怎么也是个央视幕后策划 。到而今 , 坐在电脑前为广大焦虑读者熬汤的 , 很可能是刚从某二本大学机床系毕业还在为下个月房租发愁的青涩编辑们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 某翔的挖掘机、电焊、美发毕业生 , 也能成为鸡汤圣手 。那才真应了一条文艺创作的黄金法则:“一切从群众中来 , 又回到群众中去 。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1]《中国式鸡汤简史》 , 中国新闻周刊[2]《陆琪反对陆琪》 , 南方人物周刊[3]《谁炮制了刘同和他的三本书》 , 好奇心日报[4]《李燕杰“铸魂师”的多面人生》 , 人民网[5]《你可能不知道汪国真当初有多火》 , 腾讯网[6]《于丹:没落的“学术鸡汤”》 , 华夏时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