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领袖-蒂森克虏伯集团的前世今生
蒂森克虏伯是一家多元化工业集团 。 材料业务是集团的传统优势 , 而与此同时 , 集团的资本产品和服务业务也在快速增长 。 在2014/2015财年 , 蒂森克虏伯集团的销售额达到428亿欧元 。在中国 , 知道蒂森克虏(thyssenkrupp)的人 , 基于对其电梯业务的了解 , 知道它有一个听起来很响亮的称号——“世界钢铁大王” 。 但几乎无人知晓 , 蒂森克虏伯在去年11月中旬 , 悄悄更换了使用十五年的品牌标识(Logo) 。 这家德国工业巨头的多元化转型战略推行至中途 , 背后却隐隐露出某种焦虑 。
换上新Logo的蒂森克虏伯总部大楼1999年3月 , 始建于19世纪中叶、以钢铁发家的蒂森(thyssen) , 与创立于19世纪初、盛产大炮的著名军工集团克虏伯(krupp) , 合并组成蒂森克虏伯 , 总部位于德国埃森 。但是 , 这家在2015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79位、在金属行业仅次于安赛乐米塔尔和韩国浦项钢铁的钢铁大王 , 并不拥有与其地位相匹配的知名度 。该公司企业传播部门负责人Alexander Wilke亦承认 , “蒂森克虏伯尚未得到广泛认知 , 这是我们决定重塑品牌的原因 。 ”
蒂森克虏伯旗下180多个不同品牌Logo而在更换新Logo之前 , 蒂森克虏伯旗下有180多个不同的品牌标识 , “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哪个(品牌)是我们的 。 ”蒂森克虏伯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田坤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人员独家专访时说 , 将这些品牌全部统一 , 是为了“让外界更容易了解自己” 。● 蒂森(Thyssen)公司的历史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这个庞大的企业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 蒂森克虏伯也是由不同的公司组合而成 , 它们分别是蒂森和克虏伯 , 二者于1999年合并 。 这两家历史悠久的公司都有着声名显赫的背景 , 同时都是钢铁产业中的时代佼佼者 , 它们的发展史更可谓是一个时代的掠影 , 而追根溯源去了解它们的历史是我们首先要做的 。蒂森财团是20世纪西德最大的财团之一 , 其总公司蒂森股份公司下属有众多的股份公司及有限公司等 , 其中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蒂森集团从事钢铁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 蒂森的创始人奥古斯特·蒂森于1871年4月1日建立蒂森联合公司 , 1890年在德国的杜伊斯堡建立了第一座自己的采煤与炼钢-轧钢联合企业 。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 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采矿、冶金联合企业之一 , 其拥有煤矿、铁矿、钢铁厂、机器制造厂、运输公司、军火企业及商业企业等 , 形成了所谓的“蒂森钢铁大王” 。奥古斯特·蒂森死后 , 其子弗里茨·蒂森于1926年继承父业 , 他将一些兼并进来的公司组成联合钢铁公司 , 从而在德国冶金工业中取得了统治地位 , 同时弗里茨·蒂森作为联合公司的监事会主席掌握了巨额股份 , 他也切实成为了当时德国的垄断资本家 , 被称为“鲁尔之王”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马共和国统治时期 , 蒂森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资本积聚又有了新的发展 。 到二战前夕 , 蒂森所控制的联合钢铁股份公司已经占了德国煤产量的25%、焦炭产量的20%、生铁产量的38%和钢产量的40% 。需要说明的是 , 蒂森也是希特勒上台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 1932年 , 弗里茨·蒂森曾主持了希特勒同鲁尔地区300名大资本家会面的仪式 , 这也成为历史上德国垄断资本与纳粹勾结的一个重大事件 。 弗里茨·蒂森也是纳粹党员和帝国议会议员 , 在鲁尔地区的工业家中, 他第一个给纳粹以财政支持 。 二战期间 , 蒂森控制的企业全力为希特勒的法西斯战争服务 。 战后 , 盟军责令蒂森公司进行清算 , 其资产一度被没收 , 不久又被返还 。1953年 , 作为联合钢铁股份公司的延续 , 蒂森冶金股份公司重新正式组建 , 同时它兼并收买了许多其它钢铁企业 , 可谓又获巨大发展 。 蒂森公司的所有钢铁企业都集中在两个独立的股份公司 , 即蒂森钢铁股份公司和蒂森特殊钢股份公司 , 在这两个公司的名下还有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子公司分布在国内外 。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 蒂森公司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粗钢生产商 , 在世界上则排名第五 。1983年 , 蒂森钢铁公司从蒂森集团中剥离出来 , 同时 , 该公司与克虏伯钢铁公司进行合并谈判 , 不过当时并没有最终形成联盟 , 但是二者在马口铁、不锈钢等领域已经展开深入合作 。 截止到二者合并前的1998年9月30日 , 蒂森钢铁集团的钢铁雇员达到了39000人 , 年销售额为155亿马克 。● 克虏伯(Krupp)公司的历史克虏伯公司的名字就像蒂森公司一样源于一个家族的姓氏 , 而克虏伯家族的历史 , 厚重到可以编纂成书 。 早在公元16世纪 , 当时阿尔登特·克虏伯就开始从事贸易经商 , 其于1624年去世后 , 他的儿子安东·克虏伯接手了家族生意 , 而在涉及到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 , 克虏伯家族也第一次参与到枪械的制造业务中 。
克虏伯kma中型 坦克作为阿尔登特·克虏伯的玄孙 , 弗里德里希·克虏伯算得上一个精明的商人 , 在19世纪初的时代里 , 他认为炼钢可以积聚财富 , 便于1811年创立了克虏伯铸钢厂 。 其于1826年去世前 , 将铸造优质钢的秘密和一个生产几乎陷入停顿的小工厂留给了他的儿子——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 而通过他的精心耕耘和运作 , 最终得以缔造一个克虏伯帝国 。不过仅仅是民用钢铁的生产 , 还不能满足阿尔弗雷德的雄心壮志 , 在一个私营企业巨头们还未崛起、普通民众的消费还没有被充分唤醒的年代 , 还有什么能够比同国家做生意更加赚钱呢?可以说 , 国家和帝王才是最大的客户 , 正在崛起的克虏伯发现了这一点 。 同时 , 在与国家和帝王做生意时 , 又有什么比卖给他们武器更具吸引力呢?况且 , 从钢铁到大炮 , 距离并不遥远 。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出售给德皇威廉第一批武器开始 , 这个家族的命运就已被注定 。 阿尔弗雷德想制造大炮 , 威廉想购买大炮 , 这正可谓一场金钱婚姻 。 在阿尔弗雷德写给德皇威廉的一封信中 , 他说到:我将自己的公司看成“一个国家的工厂” 。 也就是说 , 克虏伯已经超越了公司 , 并完全和国家的利益融为了一体 。 从那以后 , 克虏伯就以其民族的国家主义抱负而著称 。一战后 , 协约国拆掉了克虏伯公司的部分工厂 , 而当时执掌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克虏伯也被宣布为战犯 。 正是这样 , 一颗要血洗耻辱 , 恢复克虏伯家族荣耀的种子深深埋在了当时还年幼的古斯塔夫的儿子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老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曾孙女的儿子)的心里 , 日后他带领着公司成为了德意志军国主义发展的基石 。在整个二战期间 , 克虏伯为德军生产了大量的火炮、坦克、装甲、U型潜艇、部分舰船以及用于制造其它武器的特殊钢材等 。 到1943年 , 克虏伯帝国直接或间接的雇佣人数已达20万 , 不过战争中 , 克虏伯的工厂也遭受到严重的空袭 , 而随着二战结束后 , 美苏冷战的开始 , 美国和英国想重新武装德国 , 克虏伯帝国则得以逃脱了战争的审判 , 成为“现实政治”的受益者 。 1951年 ,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在狱中待了不足4年后被释放 , 其回到埃森后就开始重整家业 。不出10年 , 克虏伯帝国重新崛起 。 到60年代初 , 他的雇员已多达11万 , 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 , 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 , 其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成套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塑料、水处理、炼油和核反应堆等 。不过克虏伯帝国的复兴也暗藏危机 , 到60年代中期 , 克虏伯集团共欠下约10亿美元的债务 , 想要幸存的唯一方法是将这个家族私有化的公司改组为一家股份公司 。 这是历代克虏伯的掌门人最为深恶痛绝的事情 , 也是其家族能够延续数百年的原因之一 。 1967年 , 克虏伯被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CEO也不再是克虏伯家族的人 。到了20世纪80年代 , 克虏伯公司分拆了其所有的经营活动 , 并重组为一家控股公司 。 1993年 , 克虏伯又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 1997年 , 克虏伯试图收购其最大的竞争对手——蒂森公司 , 但迫于工人的抗议而暂时放弃 。 然而 , 蒂森同意合并企业的一部分钢铁业务 。 最终1999年 , 克虏伯和蒂森宣布全面合并 , 形成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 同时 , 它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之一 。 由于有着同样深厚的底蕴 , 二者合并后可以继续发扬公司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克虏伯大炮克虏伯家族依靠钢铁起家 , 由于不断地积累与创新 , 其所生产的钢材可以用于制造性能出色的后膛炮 , 同时克虏伯在机械制造方面也有着强大的技术实力 , 这也使得克虏伯可以迅速转变为一个军工企业 。 正如前面所介绍过的 , 克虏伯家族将自身的命运和国家捆绑在一起 , 这也无可避免的在战时 , 其要为国家生产武器或者军需物资 , 克虏伯公司在普法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中生产了现今看来都令人敬畏的武器 。
推荐阅读
- 『复工』江苏: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9.7%
- 『机械工业』机械工业复工复产提速
- 「北京」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9.9%
- 『信网』打造十大产商平台 市南区先观摩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平台
- 【中国日报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刘仲桓追逐航空报国的梦想,两度获得学校“自强之星”称号
- 【呼吸机】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外供应的呼吸机达到近1.8万台
- 『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
- 邱利伟:德国西门子旗下公司三名员工私售公司芯片牟利237万 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判刑
- 『吕迪格』将非洲进行疫苗试验?德国国脚:卑劣的种族主义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下达中央投资 支持老工业城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