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各级政]肺炎疫情过后农贸市场是否还有存在必要?( 三 )

  现有的大多数农贸市场 , 雏形可以回溯至1988年开始的国家“菜篮子工程” , 这项民生工程的初衷是缓解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农副产品供应偏紧和物价上涨过快的矛盾 。 “这一时期 , 产、销地批发市场开始大规模外迁整合 , 实现集团化运作 , 农户——产、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的农副产业流通模式 , 影响至今 。 ”朱灿说 。

  但随后 , 农贸市场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脏乱差”的代表 , 而在决策者眼中 , 小型化、连锁化、超市化被认为是更“高级”的城市副食供应业态 , 是一种企业行为 。 因而 , 21世纪初 , 加快建设超市、便利店、社区菜站的意见和清退农贸市场的决定 , 同时出现在决策者的案头 。

  2000年左右 , 以福州模式为典型代表“农改超”在福州获得一些成功后 , 开始在全国范围落地 。 地方各级政府积极主导推动“农改超” , 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市容市貌 , 更重要的是政府希望以连锁企业的自我约束力 ,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

  “早期做‘农改超’的时候 , 大概有三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就地改造升级 , 把原农贸市场拆了重建超市;一种是在农贸市场周边建超市 , 通过市场竞争 , 让农贸市场自然退出;还有一种是直接新建超市 , 这三种比例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 。 ”张经仪说道 。

  “农改超”进入全国实际运作后 , 种种困难接踵而至 。 “上海有800多家农贸市场 , 我们和上海国盛集团合作近5年时间 , 也只改造了30多家 。 重庆改造的第一家农贸市场 , 当时有400多个小业主 , 前后大概做了两年的时间 。 ”张经仪解释道 , 老的农贸市场物业条件差、规模小 , 改造的投资成本非常高 。 同等面积相比 , “农改超”比新建生鲜超市成本要高出20%至30% 。

  轰轰烈烈的“农改超”经历两年多运作进入调整期 , 同时国内学术圈在2003年对全国各地运动式开展“农改超” , 表达了种种担忧 , 如:超市如何像农贸市场满足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经营生鲜产品风险大 , 超市一旦遇到风险会不会放弃不经营鲜活产品而改做其他等等 。


 [地方各级政]肺炎疫情过后农贸市场是否还有存在必要?

▲▲ [地方各级政]肺炎疫情过后农贸市场是否还有存在必要?▲▲

  转型标准化

  在引发各方争议之后 , “农改超”在各地举步维艰 , 政策转向鼓励过渡式的“农加超”(农贸市场中增设超市) , 渐进改变农贸市场经营业态 。

  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的通知》 , 标准化菜市场成为全国农贸市场转型的主要形态 , 迅速在全国铺开 。

  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存在 , 农贸市场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商超、社区菜场等新型业态 , 且生鲜电商的出现又替代了部分对农贸市场的需求 , 农贸市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