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一日》,疫情下的国人“影像日记”

如在看素材、写脚本的过程中 , 秦晓宇不断地感受到疫情之下人们生发出的恐惧和爱意 。 他坚信 , 这种爱意 , 恰恰是我们克服恐惧 , 克服冷漠、自私和敌意的力量 。

《余生一日》,疫情下的国人“影像日记”

《余生一日》投稿作品截图 。 受访者供图 文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惠兰 编辑|王婧祎 校对 | 翟永军 ►本文约4491字 , 阅读全文约需9分钟 2020年2月9日 。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 这一天的记忆并不美好 。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扩散 , 很多人在那天看到了国家卫健委的通报——截至2月8日24时 , 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7198例 。 这是疫情当下的普通一天 。 很多人居家隔离 , 戴口罩出门 , 在手机上刷着最新的消息……然而 , 这一天 , 将被烙印在几千个拿起手机、相机的记录者的余生记忆里 。 2月5日 , 纪录片导演、大象纪录创始人秦晓宇在网上发出倡议 , 邀请所有被疫情影响的人 , 拍摄下自己在2月9日任一时刻的生活片段 。 收到素材后 , 他将和团队一起 , 制作出一部纪录片 , 也是一份中国人在疫情中的“影像日记” , 取名为《余生一日》 。 截至目前 , 秦晓宇团队已经收到3000多份投稿 , 拍摄者遍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 基本都是华人 。 秦晓宇说 , 目前团队还在整理分类素材 , 和另外两位剪辑师筛选素材的同时 , 他也在撰写脚本 , 希望能让片子赶在3月底前面世 。 46岁的秦晓宇是内蒙古人 , 诗人 , 2015年以来 , 他开始执导或监制纪录片 , 题材多聚焦于底层和边缘人物 , 如热爱诗歌的打工者、临终关怀医院的老人等 。 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制作《余生一日》 , 是基于秦晓宇一直以来的信念:人人皆有诗心 , 人人皆有创造力 。 在看素材、写脚本的过程中 , 秦晓宇不断地印证这一信念 , 也不断地感受到疫情之下人们生发出的恐惧和爱意 。 他坚信 , 这种爱意 , 恰恰是我们克服恐惧 , 克服冷漠、自私和敌意的力量 。 以下是新京报采访人员与秦晓宇的对话: “余生一日”

《余生一日》,疫情下的国人“影像日记”

剥洋葱:为什么要制作这样一部纪录片? 秦晓宇:这是作为纪录片人的第一反应 , 因为这次疫情本身有特别大的记录意义 , 从微观到宏观层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 宏观是社会 , 微观是个人生活 , 记录能给未来留一些资料 。 具体到这种全民记录的方法 , 第一是基于疫情防控的要求 , 我们没办法亲自到各地进行拍摄;第二 , 疫情的影响波及方方面面 , 包括各个行业、各个地区、每个人 , 但显然任何技术团队都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力、物力去做如此全面的记录;第三 , 单一的纪录片拍摄者会有主观局限 , 如果让更多的人来参与 , 每个人用自己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 , 记录着对自己而言的真实 , 这些东西汇总在一起 , 可以呈现更完整的真实 。

《余生一日》,疫情下的国人“影像日记”

《余生一日》发起人、纪录片导演秦晓宇 。 受访者供图 剥洋葱:片名为什么要叫“余生一日”? 秦晓宇:我们可以在三重意义上来理解它 。 第一 , 可以理解为“劫难中的一日” , 这次疫情对所有的人、对整个社会都是一场劫难 , 劫难中会发生很多事情 , 会有很多强烈的情感 , 也有方方面面呈现出来的特殊状态 , 纪录片应当为未来著史 。 第二 , 也可以理解为“我”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 不管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我们还是要过柴米油盐的普通日子 , 哪怕在劫难中 , 我们也会想尽办法让这个日子尽可能好一点 , 有一些乐趣和幸福感 。 再有 , 它也是重生的一日 。 这次疫情会让很多平常不善于或者不喜欢思考的人 , 因为有了时间和这样的事件背景 , 而去思考一些关于家庭、真相、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等问题 。 这种思考不仅仅是对自己生活的审视 , 同时也包含一种社会反思 , 从而一点点地推动社会进步 。 这可能是这次不幸中的一点点有价值的东西 。 剥洋葱:拍摄方式和片名 , 会让人联想到2011年上映的美国纪录片《浮生一日》 , 你们是否受到了这部片子的启发?(注:《浮生一日》由英国导演凯文·麦克唐纳执导 , 190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拍摄下自己在2010年7月24日里的生活琐事 , 总计近4500小时的素材被剪成95分钟纪录片 。 ) 秦晓宇:我们当然也受到《浮生一日》的启发 。 但《浮生一日》的拍摄应该是在2010年左右 , 当时自媒体没有今天这么发达 , 大家拍摄视频的意识、水平、设备也没有今天这么好 。 我们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 《浮生一日》给出的是一种日常生活景观 , 而我们拍摄的所有人的生活 , 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 都是发生在疫情这个大背景之下 , 是一种非常状态下的日常生活 , 因为通常我们不会这样过日子:走在路上都戴着口罩 , 或者根本就没法出门 。 就创作来说 , 这种“非常态”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偏离和陌生化的效果 , 同时会也激发你的情感 。 你的各种情绪都会在这种“非常态”的状态下被激发出来 。 很多来自武汉的素材 , 其实不用怎么拍 , 拍摄者只要把自己的恐惧、担忧、爱意……这种最本真的状态拿出来 , 就特别打动人 。 剥洋葱:除了普通民众之外 , 有专业人士参与吗? 秦晓宇:我们联系了全国各地的三四十个航拍“飞手” , 希望他们那天白天能飞得低一点 , 让我们看到街道上人们的神情 。 还有一些玩GoPro(注:一种运动摄像机)的 , 把摄像头绑在自己的身上进行拍摄 , 另外也联系了一些车载拍摄的 。 还有一些参与者是我认识的电影相关从业者 , 比如《乡村里的中国》的导演焦波老师 , 2月5日左右我给他打电话 , 他当时生了病 , 也不敢去医院 , 就在家里大把吃药 , 于是拍了自己在家养病的状态 。 还有一位是电影《矮婆》的导演蒋能杰 , 他那天拍摄了他奶奶一天的生活 。 我后来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 这些专业摄影师或者专业纪录片人 , 他们更多记录的是他人或者自己周围世界 , 而非专业的人大多是对准自身 。 当你需要一些情节点 , 一些特别触动人心的话语时 , 往往这些非专业人士能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