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强@权威访谈|对话王贵强:不同患者感染程度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王贵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他作为国家级医疗专家 , 受国家卫健委调派 , 赴安徽等地指导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 , 并参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的修订工作 , 代表专家组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
15秒接触就染病说明新冠肺炎传染性特别强吗?为什么有轻症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为什么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频发?就这些问题 , 新华社采访人员2月10日专访王贵强主任 ,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章图片
问:最近出现15秒接触就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的例子 , 说明新冠肺炎传染性特别强吗?
王贵强:这个病毒总体来说传染性是比较强的 , 15秒接触造成传播是完全可能的 。 如果没有防护 , 局部病毒量又很高 , 不在于多长时间 , 一句话工夫飞沫就可能到了 , 你就被感染了 。 别说15秒 , 2秒也会造成传染 , 所以防护很重要 。
问: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 有什么特定条件?
王贵强:形象地说 , 气溶胶相当于阳光照射下 , 你看到房间里飘浮着的很小的一些尘埃 , 就是那种感觉 。 所以气溶胶传播在呼吸道传染病中 , 是很重要的一个传播方式 。 但是 , 气溶胶传播有特定条件 , 不是说有气溶胶的地方都传播 。
环境的大小很重要 , 单位体积里病毒的密度是决定性的 。 比如 , 病毒如果漂浮在大气中 , 在室外的环境 , 传染的概率是极低的 , 所以我们强调 , 在室外、大街上这些地方一般不会造成感染 。 如果在小环境里 , 譬如动物实验做培养的实验室空间 , 包括现在做核酸检测的空间 , 都可能形成气溶胶飘浮在空气中 , 保护不好就可能造成传播 。
在特定工作环境 , 空气不流通也会产生传播风险 。 譬如办公室不通风 , 有好几个人曾在里面办公 , 虽然这间办公室不再用了、没有人了 , 但可能仍然有气溶胶 , 进去后不防护就有可能被感染 。
电梯内这样的环境也是高风险的 。 在这种场合 , 建议大家做好防护 。 我们一直建议 , 身处不通风的小的区域里要戴口罩 , 这本身就是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防护措施 。 目前 , 这个措施对气溶胶的防护是有效的 。
问:为什么有些患者病情危重 , 有些患者却能够居家自愈?
王贵强:同样一个病毒感染的患者 , 有的是轻型 , 有的是普通型 , 还有的是重型 , 这与个人的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 目前 , 新冠肺炎病死率比较高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这两类 。 原因是老年人抵抗力较差 , 免疫状态不那么好;有基础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期间可能会加重基础病 。 譬如 ,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病毒感染后 , 会出现继发的细菌感染 , 病情就容易恶化 。
问:为什么有轻症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
王贵强:免疫是把双刃剑 , 机体免疫活化试图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时 , 会导致机体自身的伤害 。 如果病毒量大 , 免疫又很强 , 会出现比较剧烈的局部斗争 , 造成局部的炎症,细胞损害 , 就是所谓的炎症因子风暴 , 这个时候病情可能恶化 。 所以 , 有时候免疫越强,反而病情越重、进展越快 。
我们在诊疗方案里提到 , 有条件可以做细胞因子检测 。 如果有明显的炎症因子风暴 , 有大量炎症因子释放 , 就不要让它有过强的反应 , 可以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来解决炎症因子风暴问题 , 或者通过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减少炎症因子 。 感染后出现炎症反应是必然的 , 这是一个正常免疫过程 , 但是过强的免疫反应对机体伤害较大 , 我们希望有所控制 , 有所抑制 。
问:武汉建设方舱医院的意义是什么?
王贵强:方舱医院在现有应急状态下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 主要用来集中收治轻型确诊病例 。 这些病人不需要在大医院、综合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 把床位省下来给有可能变重的人群使用 , 能够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同时 , 又能解决轻型确诊病例需要进行隔离和照顾的问题 。 有些轻型病例可能会转成普通型甚至重型 , 在方舱医院有利于把这些病人及时甄别出来、及时转院 , 所以它也相当于一个中转站 。 现阶段方舱医院的意义非常大 , 达到了隔离病人、及时甄别病人并进行分流的目的 。
问:面对疑似病例 , 我们应该怎么做?
王贵强:所有疑似病例应该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和治疗 , 诊疗方案是这么写的 , 希望大家一定要落实 。 如果没做到 , 造成传播 , 是要承担责任的 。 对从湖北来的人要格外关注 , 因为确实有传播风险 。 这不是歧视 , 从传染病控制角度来说 , 对这一人群要格外地关注 。
问:为什么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频发?
王贵强:第一个因素是检测技术的敏感性问题 , 就是检测技术本身 。 一是检测手段的特异性、敏感性是不是足够好;二是操作过程中是不是非常规范 , 采集标本也是很有学问的 。 所以 , 在第五版诊疗方案里 , 我们建议改成鼻咽拭子 , 原来只是说咽拭子 。 目前 , 从呼吸道传染病看 , 鼻咽拭子的检测阳性率更高一些 , 包括甲流、乙流 , 都是以鼻咽拭子检测为主 。
推荐阅读
- 人员@离汉人员啥时候可以上班?权威回应来了!
- 外汇市场:一季度我国结售汇顺差2730亿元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权威发布)
- 「养老权威资讯」诈骗老年人的常见3种方法,招招狠辣!
- 「襄阳播报」襄阳街头多处井盖冒白烟是怎么回事?权威回应来啦
- 「齐鲁头条」治愈者会有后遗症吗?清明出京返回后是否需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
- 「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生活怎样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如何实现?——权威部门详解民生热点问题
- 八问权威专家:“无症状感染者”难题怎么解?
- WHO权威专家:中国新冠疫情二次爆发将是大概率
- WHO权威专家艾尔沃德:担心中国出现第二波传染
- 天使与恶魔之间,只差一个“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