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寄生虫》的思考:谁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二 )

对《寄生虫》的思考:谁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寄生虫》剧照 二、“气味”是阶层的隐喻 影片中多次出现气味 。 豪宅里的男主人说这是金司机的味道 , 是自己偶尔坐地铁时经常会闻到的气味 。 而这种气味的确不是香皂或者洗发水的味道 , 在大都市 , 香皂和洗发水就好像普及了的化妆和亲民的优衣库一样 , 可以掩盖阶层的区别 。 不能掩盖的阶层差别是空间 , 豪车出行的空间与地铁的空间不一样 , 豪宅与贫民区半地下室的空间也当然不同 , 两个空间基本上是平行的世界 , 区分了上流与下层社会 , 根本是互斥的 。 “气味”因此代表了某种潜意识 , 对来自不同折叠空间的伪装了的他者的提防和嫌弃 。 而这种提防和嫌弃所种下的屈辱和怨愤 , 不断积累总会在特定时点爆发 。

对《寄生虫》的思考:谁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寄生虫》剧照 所以折叠空间中“气味”的隐喻 , 也是火山口的隐喻 。 这里《寄生虫》与今年斩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小丑》有很大的重合度 。 谁说小丑没有梦想?小丑自认有脱口秀的天分 , 一心希望登上镁光灯聚焦的舞台;小丑也爱憎分明 , 当手中握有武器之后 , 打死几个华尔街色狼自认是“替天行道” 。 但外界的嘲讽和羞辱会让小丑迅速堕入怨愤的深渊 , 而这种怨愤的宣泄突兀惊人 。 小丑的枪声和金司机的刀刺 , 都是一种被压抑至久爆发的反抗 。 《寄生虫》中的金司机就是又一个小丑 。 他们不甘心沉沦 , 他们会抓住每一次机会 , 但他们会在过程之中失去道德的判断力 , 打破做人的底线 , 积累怨愤 。 怨愤爆发之前虚幻的美丽 , 真实而转瞬即逝!增加了影片的丰度 。 三、上流的孤单 介绍家教工作给基宇的同学形容所服务的上流主妇很“单纯” 。 在金司机眼里 , 这种单纯是一种善良 。 忠淑也说 , 如果自己这么富有 , 也会变得善良 。 但整体而言 , 上流主妇其实很孤单 。 在一个圈层固化的社会 , 上流社会并不一定幸福 。 他们会生活在一个日益缩小的圈层之中 , 对外部的世界不了解 , 不知道该如何与来自折叠了的其他平行社会里的人打交道 。 他们反而可能陷入另一种信息闭塞 , 不懂得下层为了谋生而采取的各种算计 。 这是因为圈层的隔阂让上流世界无法理解折叠世界之外人的生活 。 影片镜头对准了两个世界的不同 , 情景之间的转换发人深省:同样是一场豪雨 , 一边是“黑云翻墨未遮山” , 至多只是败坏了富人生日派对的兴致;另一边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 整个贫民窟污水横流 , 半地下室的蜗居很快就变成泽国 , 一家人都成了体育场里避难的“无家可归者” 。 “何不食肉糜”是上流对下层的想当然 , 下层真正的艰辛又哪里晓得? 在日益缩小的圈层中 , 上流主妇也更依赖熟人社会 , 而这种对“熟人推荐”的相信 , 让他们成为更容易被“寄生”的猎物 。 因为缺乏互动和交流 , 他们已经失去了对伪装的辨别力 , 他们落入伪装者的“局”也就理所当然了 。 影片着眼于寄生虫 , 描写上流和下层阴差阳错的交流之中的突兀和冲突 , 其实想要彰显的是主流和中流被压缩 。 毕竟只有少数可以成为上流 , 但是要避免多数沉沦下流 , 就需要进入中流和主流的路变得更宽广 。 和中国一样 , 韩国高考的竞争激烈和一考定终生也是出了名的 。 高考、大学、名校 , 这是韩国年轻一代人进入主流的主干道 , 也是长期以来相对公平的主干道 。 问题是 , 在这条主干道上不断扩大的培训军备竞赛中 , 还能给寒门留下多少空间 , 尤其是那些学识中游但有一些非主流小才华的寒门 。 对基宇和基婷这样的贫困者而言 , 考试失利错失高等教育的机会就等于沉沦下流 , 哪怕他们无论是学识还是外表都可以逼真地伪装成名校的大学生 。 这是影片所传达出的大悲哀和大警示! 导演奉俊昊一开始还担心《寄生虫》所描述的韩国社会 , 会让全球观众觉得隔阂 。 后来他发现 , 全球巡演中观众的笑声和眼泪 , 和韩国影院里没什么不同 。 这部影片载誉全球的关键 , 就是因为它不回避社会问题 , 反而把镜头聚焦在社会底层充满挫败感的奋争 , 而这种奋争切中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 。 和一年前获得金棕榈奖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小偷家族》一样 , 《寄生虫》之所以备受称赞 , 也因为它在喜剧中演绎出了深刻 , 在惊悚剧情之外流露的忧伤 , 振聋发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