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医生23年免费义诊 记录邻里健康数据库

小编提示您:本篇文章标题是《退休医生23年免费义诊 记录邻里健康数据库》。//本文由热心网友[走在下雪的夜空] 投稿。


退休医生23年免费义诊 记录邻里健康数据库

本文标题:退休医生23年免费义诊 记录邻里健康数据库

退休医生23年免费义诊 记录邻里健康数据库

宋蔷娥在社区为居民量血压。  通讯员孙丹丹摄

本报采访人员 严松

昨天,家住姑苏区劳动路550号小区的宋蔷娥再一次来到新沧社区,履行她与居民之间延续了23年的默契约定——每月13号为居民免费义诊。“二十多年来,我坚持每月13号免费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看报告单。只要居民们有需要,我就风雨无阻。”宋蔷娥说。

退休医生开免费诊室

存下20余本“数据库”

据了解,今年80岁的宋蔷娥毕业于原苏州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后从原苏州地区医院退休。1997年,退休一年的宋蔷娥搬到了新沧社区辖区内居住,在社区书记的邀请下,开始在社区开展义诊。据宋蔷娥回忆,20多年前,劳动路附近还是一片农田,由于医疗条件差,居住在附近的村民看个病都要去很远的地方。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为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情况,宋蔷娥决定每月13号,在社区里为周边居民免费看病。

从1997年到2020年,23年的时间里,宋蔷娥坚持每月13号来到社区,为居民们义诊,并记录下每一次的义诊情况,时间长了,13号已经成为居民们心照不宣的义诊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宋蔷娥都会来到社区,一次也没缺席。宋蔷娥表示,义诊主要是通过量血压、测血糖为村民们做一些基本的身体素质记录,以便观察每个人的数据变化,及时发现异样。因此,从第一次开展义诊开始,宋蔷娥就坚持记录下每一位居民每一次测量的数据,并整理成册。“张云珍,78岁,田多里17号,1月血压……12月血压……,血压稳定。”“莫根泉,91岁,12月血压偏高……”截止到今年,宋蔷娥已经存下了20多本义诊记录本,堆起来足有半米多高,而这样的坚持也让宋蔷娥掌握了300多位居民的独家“数据库”,成为居民们最信任的人。

义诊室弥漫浓浓温情

老村民乘公交来问诊

“姓名、年龄、家庭地址,每次测量的数据……所有的记录不能有半点马虎。”宋蔷娥说,23年来,来参加自己义诊的居民有几百人之多,甚至有些居民搬家到别处,每个月依然赶过来量血压、测血糖,和老邻居们聊聊天。

今年78岁的张云珍是宋蔷娥的“老顾客”,每个月13号,张云珍总是早早来到新沧社区活动室,排队等着宋蔷娥来给自己量血压。原来,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家附近没有医院,患有高血压的张云珍就开始定时来社区测量血压,每一次,宋蔷娥总是认真记录下测量数据,并询问最近饮食情况,给予专业的建议。“宋医生会详细分析测量数据的变化原因,有些医院里的报告,她也能详细帮我解读。”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在张云珍看来,宋蔷娥不再单单只是一位医生,更像是自己多年的老朋友。

如今,尽管张云珍已经搬到了别的小区居住,但每个月13号,她总要坐着公交车来社区见一见宋蔷娥,请她量量血压,和她聊聊天,这样才算安心。而在宋蔷娥的记录本上,像张云珍这样的“老顾客”还有很多,他们的名字、年龄、身体状况,宋蔷娥的心里都记得滚瓜烂熟。有些老人生了重病,只要一个电话,宋蔷娥准能按时上门问诊。

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诊室不断添加接力人

“时间长了,大家都成了老朋友,每逢节日、生日等日子,总有居民给我送吃的,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坚持很值得。”宋蔷娥说,此外,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义诊室、参与义诊队伍,为这个“大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

今年72岁的王培英就是第一个主动申请加入义诊室的人。2005年,王培英由于患有高血压,便来到社区请宋蔷娥给自己量血压。看着头发花白的宋蔷娥一边量着血压,一边在义诊本上记录着,明显有点来不及。王培英便萌生了义务帮忙的念头。我“不是专业医生,但我可以帮忙作记录。”王培英说,没想到,就这样,王培英和宋蔷娥成了15年的老搭档。去年10月份,刚从宜兴搬到新沧花园居住的退休医生易汉琴受到宋蔷娥的影响,也加入到义诊小组当中,成为宋蔷娥的又一得力助手。

“有了新人的加入,我们这个义诊小组也变得更加有活力,我的年纪越来越大,希望有更多的人接过我手中的接力棒,为更多的社区老人服务。”宋蔷娥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