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谨防千条万条变为“白条”

营商:谨防千条万条变为“白条”。  1月11日上午9点 , 北京市政协全会第一场小组讨论准时开始 。 由民建、工商联、经济、科技界别组成的第五小组的委员们情绪饱满 , 召集人的开场白还没讲完 , 就有多位委员举手要求发言 。 “那我就话不多说 , 大家开始吧!”看到大家迫不及待 , 召集人明智地选择了“顺势而为” 。

  “安全感是企业家们对营商环境的最大需求 , 应加大理论创新 , 加强政策的延续性 , 让民营企业家对司法公正和依法治国充满信心 , 而不是常常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而焦虑 。 ”来自工商联界别的李军委员一开口就直奔营商环境的主题 , 这也是在座很多委员关注的重点 , 因此 , 在李军发言之后 , 本场小组讨论俨然演变成了一场有关改善营商环境的专题座谈会 。

  “出台政策很必要 , 但让政策落地更重要 , 不然即使出台千条万条都是‘白条’ 。 我们应打造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 什么是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就是民营企业家的核心关注点 , 包括刚才李军提到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 包括企业办理各种手续的便利性 , 包括社会对企业家的尊重以及企业可以获得的发展机会 。 ”工商联界别张一春委员坚持站着发言 。 他认为 , 北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家族信托计划试点 , 保障民营企业家的财产安全 , 同时 , 政府也应加大对民企和民营企业家的正面宣传 , 不要让老百姓一谈起民营企业家脑中就浮现出“无商不奸”四个字 。

营商:谨防千条万条变为“白条”。  “没错 。 现在说要把民营企业家当成是自己人 , 我觉得‘当成’二字还不够贴切 , 民营企业在北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民营企业家‘就是’自己人 。 应该在北京成立民营经济服务管理局 , 给民营企业提供组织保障 , 让民企的声音有畅通的表达渠道 , 同时 , 也应探索一套营商环境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 不然 , 靠什么来评价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好还是不好呢?”李军接着说道 。

  科技界别委员俞渝关注的是营商环境的司法建设 。 “之前 , 我们公司有一位工程师突然失联 , 一连几个月没有上班 , 直到他出现 , 才知道他是去做了手术 。 我们按照公司的规定对他进行了旷工扣款处理 , 却被法院‘阻止’ 。 原因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 他做的手术属于精神类疾病 , 因此而旷工的 , 不能扣工资、不能变更岗位 , 更不能辞退 。 这也许是个有点极端的例子 , 但是却反映出企业在司法实践中的无奈 。 ”

  同是来自科技界别的薛向东委员也讲述了发生在自己企业中的一件事 。 “2019年3月 , 我们因为4000万元欠款将债务人起诉到法院 。 在提交材料后8个月 , 才收到法院的立案缴费通知 。 4000万元 , 8个月 , 这两个数字一个可能将一个公司拖垮 , 一个足够债务人做资产转移 , 导致债权人即使最后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 。 ”

  “我讲这个案例不是埋怨法官办事效率低 , 而是要提醒政府关注基层法院法官的生存状态 。 据我所知 , 有的基层法院9个人8个月审理了7000多件案子 。 这是一个什么劳动强度?要改善营商环境就必须提高基层法院法官人数和待遇 。 ”薛向东表示 。

  工商联界别委员李志起表示 , 为进一步把营商环境改善的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 各级政府部门应开展政策学习活动 , 并提出对政策的落实进行专项巡视和督查 。 “有政策、有实践、有监管 , 才能让改善营商环境取得实效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