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伊朗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美伊关系如何演变( 二 )
▲礼萨·巴列维(图/网络) 1963年巴列维的“白色革命”达到了冲破宗教樊篱的世俗化顶峰 。 土地改革、妇女投票权、消除文盲以及大规模基建 , 至今看来 , 巴列维的世俗化步伐在中东西亚地区都是相当超前的 。 可是 , 如何用世俗意识形态取代宗教 , 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 受到西方影响很深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希望引入西方的制度 , 理想很美好 , 现实很骨感 。 伊朗经历的世俗化洗礼虽然形式上很彻底 , 却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属于城市里的盆栽 , 广大农村的基层治理还牢牢地掌握在各级神职人员手中 , 识字率很低 , 更不要说什么现代政治理念了 。 盆栽城市中的盆栽知识分子哪里管这些?他们的生活第一需求是空气 , 第二就是足够高尚的理念 , 至于牛奶和面包的俗务 , 他们是不管的 。 巴列维当然知道盆栽理想是行不通的 , 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用民族主义的世俗意识形态取代宗教意识形态控制 。 将自己的王朝接续到古老的波斯帝国时代 , 于1971年举行了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的纪念仪式 , 进而修改历法 , 推行“皇历” 。 这一举措被视为去宗教化的最明确信号 。 但是 , 在盆栽知识分子看来这种民族主义又土又脏 , 不可接受 , 显然他们也不考虑文盲大片的国民接受能力到底多少——但人总是要信点什么的 。
▲1971年 , 伊朗举行了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的纪念仪式(图/网络) 从白色革命土改撼动宗教势力的经济命脉 , 到去宗教化的政治宣示 , 巴列维已经深深地得罪了国内的宗教势力 。 加之油价下跌、白色革命的经济负担太重 , 他的统治受到了宗教保守派的挑战 。 国内局势陷入动荡 , 各大城市开始出现穿着宗教服饰的反对者 。 盆栽知识分子开出的药方永远是一人一票之类的先进经验 , 显然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显然太差 , 数人头的简单加减法对他们而言太难了 。 巴列维可不糊涂 , 一手有中东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 , 另一手有强大的情报机构 , 也有搏一搏的自信 。 但是 , 他低估了危机的程度 , 也不理解此时的西方 , 当然也不能理解盆栽知识分子理念先行的思维方式 。 西方既有马基雅维利式的老欧洲 , 惯于在他国内斗中两头下注的盈利模式 。 宗教保守派领袖霍梅尼得到了法国的庇护 , 他在欧洲早已赢得了一大票粉丝——正在黄金时代的欧洲人热衷于各路新奇的宗教、返祖式的香格里拉神话 。 他们从来也搞不清楚那些究竟是什么 , 也不屑于搞清楚 , 那只是他们的精神娱乐与表现自己高尚的点缀 。 有意思的是 , 这位后来万人恐怖的高级宗教人士在欧洲的声誉 , 也得到了盆栽知识分子的背书 , 按理说他们知道黑袍之下底色是什么 。 但是 , 这群人的特长就是自我欺骗后说服别人 , 而且为了打倒独裁者的正义事业 , 可以不顾一切 。 其实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和巴列维关系不错 , 并不想留客 。 他邀请了巴列维派代表来巴黎谈驱逐老教长的问题 , 既然是谈那就双方的事 , 你懂的 。 巴列维出于各种考虑 , 并没有提出驱逐要求 。 既然如此 , 德斯坦也乐意收一张好人卡 , 充当庇护者的角色 。 欧洲政治家的特长就是进退之间都有收获的游刃有余 。 至于伊朗民众 , 城市精英唯盆栽知识分子的马首是瞻 。 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资源 , 却没有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你把大脑交给了别人 , 结果就是这样的 。 而广大农村的“淳朴”农民 , 当然是唯神职人员之命是从 。 就这样 , 巴列维孤立得形单影只 。 致命的一击来自美国 , 德黑兰浪潮汹涌时 , 美国选出了一位非常善良、理想主义、拥有完美履历的总统吉米·卡特 。 卡特总统擅长种花生 , 也擅长保持完美人设 , 对残暴的独裁者当然拒绝援助 。 于是 , 伊朗军队也失去了信心 , 宣布中立 。 失去最后依赖的巴列维出走 , 复兴波斯民族主义、世俗化改革统统泡影 。 1979年2月1日霍梅尼以胜利姿态返国 , 德黑兰万人空巷的热烈欢迎老教长进城 , 欢迎人群达到三百万人 。 03 伊朗人选择的结果 赢得政权的是宗教保守人士和自由知识分子的怪异联盟 , 结果可想而知 。 短暂的蜜月期后 , 宗教派人士搞了一次全民公投 , 98.2%的高票正式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 霍梅尼毫无悬念地成为最高领袖——这确实是一次民主投票 。 其后又是一系列的民主成果 , 诸如宗教警察、革命法庭、国有化等等 。
▲霍梅尼(图/网络) 自由和平等降临了 。 宗教自由大大得到了提升 , 带来了平等 。 1979年5月5日 , 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直接听命于最高精神领袖的“伊斯兰革命卫队” , 这是一支“治安部队” 。 鉴于“治安”的范围几乎可以囊括一切 , 这支部队很自由 , 而其他人很平等 。 无论你是军队高官还是高校教授——很可能两个月前还是新科的政府高官或顾问 , 都会被平等地“治安” 。 这支部队的丰功伟绩将会包括维护次年的三八妇女节的秩序 , “庆祝队伍”里居然出现了大量穿着巴列维时代服饰的城市女性 。 要知道 , 一年多前 , 这些妇女还主动穿起黑袍抗议巴列维王朝迫害农村女同胞 , 不让她们把自己裹紧 。 不过 , 比起巴列维那点小打小闹的“镇压” , 治安部队显然更有效率 。 他们会有效地保证她们这是最后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裸露出可耻的身体 , 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最后一次穿上衣服 , 第二天就只需要裹尸布了 。 大学也是治安的重点 , 大规模收集违禁书籍 , 顺便收集违禁的人 。 书的结局是公开烧毁 , 人的结局也是再不能违禁了 。 曾经的国际大都会德黑兰就这样高效地被治安了 。
推荐阅读
- 『王毅』王毅同伊朗外长扎里夫通电话
- 生态安全@一图读懂 | 生态安全
- 中国水利@如何对在建水利工程项目开展现场抽查的质量考核?一文了解!
- 个税改革■我国个税首次年度汇算开启 一文看懂“补税退税”
- 『纵笔画江山』教你一条《三国演义》处事法则,你若读懂,受益终生
- 多彩贵州网@甘肃圆满完成伊朗回国人员留观任务
- 环球网@伊朗德黑兰公交公司40名员工感染新冠肺炎
- 伊朗外长:美国暗杀破坏,经济恐怖主义医疗恐怖主义
- 一文讲透超级量化宽松(附中国前景+影响)
- 【肺炎】一图读懂:中国新冠肺炎防控方案“345”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