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赔款都去哪了?

2017-11-07 22:26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赔款都去哪了?

作者:沙青青 来源:澎湃新闻 版权归作者所有 , 侵删(联系wsf_ww或后台) 不平等条约中的赔款 1843年2月14日 , “滑铁卢英雄”威灵顿公爵(Arthur Wellesley)在英国上议院兴致勃勃地发表了一篇极富煽动力的讲演 。 虽已年逾古稀 , 但这位老将仍执掌着英国陆军总司令的帅印 。 在那天的讲话中 , 他提议上议院诸位爵爷们向远征中国的英国陆海军将士敬致谢忱 。 慷慨陈词之余 , 威灵顿公爵却忍不住抱怨如果中国人愿意早点乖乖赔款 , 或许这场战争早结束了 。 实际上 , 在1839年中英由于鸦片贸易纷争正式开战后 , 赔款问题始终是英国的头等大事 。 而整场战争延宕的时间也超过了英国政府的预期 , 以至于军费花销节节升高 。 于是 , 为了收回“成本” , 英方更坚定地提出大额赔款的要求 , 最终换来了清朝的妥协——不仅割让香港 , 还同意赔款 。 众所周知 , 随后中英签署的《南京条约》只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相关赔款的开始 。 晚清以降 , 中国对外大宗赔款大致有8笔 。 除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外 , 尚有7笔 , 分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向英法赔款1600万两库平银 , 1874年“琉球事件”向日本赔款50万两库平银 , 1876年云南教案予英国20万两海关银 , 1881年《伊犁条约》向沙俄赔款500万两库平银 , 甲午战败予日本2亿两海关银(后加上“赎辽费”及日军威海卫驻军费达白银23150万两) , 庚子时向列强的赔款则达到了空前的4.5亿两海关银之多 , 最后则是1906年中英《藏英条约》规定向英赔款50万英镑 。 不难发现 , 这些赔款使用的支付计量单位并不一致 , 有银元、银两及外币三种 。 例如《南京条约》规定赔款洋银2100万银元 。 与之后清廷签订的各类不平等条约中多以白银“两”(Tael)作为赔款货币单位不同 , 《南京条约》使用所谓“洋银银元”(Dollar)作为支付单位 。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清朝商民皆可私铸银锭 , 各地重量、成色参差不齐 , 且在英国人看来含银量偏低 。 于是 , 英国主张使用墨西哥铸造后大量流入中国的“西班牙银元” 。 这类银元标准统一、成色好 , 含银量普遍在九成以上 。 根据两者的折算关系 , 清廷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实际“埋单”的赔款约为1476万两库平银 。 而在之后的历次赔款中 , 除了银元与银两的区分外 , 也有所谓库平两、海关两之别 , 与银元折算率各有不同 。 实际上 , 西方列强一直对中国这套货币体系颇有微词 , 认为在支付赔款等事务时非常不便 。 1860年法国与清廷签署《北京条约》时 , 法国全权代表葛罗男爵(Baron Gros)就曾向恭亲王暗示中国应该早日放弃“现有荒诞不便的货币体系” 。 此外 , 值得注意的是 , 前述这些赔款金额只是所谓条约规定金额 。 在实际支付赔款的过程中 , 由于涉及利息、借贷、计量单位变化等因素 , 实际支付额往往会大得多 。 例如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对外赔款——庚子赔款 。 其条约规定赔款额为4.5亿两海关银 , 实际支付的赔款则达到了6.52亿两海关银之巨 。 根据学界过往的研究 , 近代中国对外赔款的实际总额约为13.75亿银元 , 折库平银约10.45亿两 , 折海关银则约8.83亿两(参见王年咏:《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总值》 , 《历史研究》 , 1994年第5期) 。 当然 , 也有人主张赔款总值超过库平银16亿两 , 乃至近20亿两 。 但无论如何 , 近代中国对外赔款总数都是如“天文数字”般的巨款 , 这点无容置疑 。 英国如何用《南京条约》中的赔款 那么问题来了 , 各列强在攫取了这一笔笔巨额赔款后 , 究竟把钱花到哪儿去了? 为探究此问题 , 不妨选取较有代表性的鸦片战争赔款(最早)、甲午战争赔款(最大一笔对单一国赔款)以及庚子赔款(合计总额最大的对外赔款)来做一番解析 。 一般而言 , 列强提出的赔款名目大致有三类 , 由军费赔款、商亏赔偿及抚恤费构成 。 再以《南京条约》为例 。 对于这笔赔款的用途 , 条约做了明确规定 。 2100万银元主要用在三个方面:600万银元用于补偿被林则徐销烟而“利益受损”的英国商人(第四条) , 300万银元用于偿还中国行商所欠英商的借款(第五条) , 其余的1200万银元则悉数用于抵偿英国远征军的军费(第六条) 。 英国方面对赔款的使用也基本依条约中规定的比例照行 。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赔款都去哪了?

《南京条约》(原件)中对赔款的规定 ,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1843年8月14日 , 英国前财政大臣、时任财政部总审计长托马斯•赖斯男爵(Thomas S. Rice)在议会检讨政府财政情况时 , 曾特别提及:虽然原本预计由于政府预算控制失误以及在中国战事延长等原因 , 上财年应会出现巨额财政赤字 。 但是 , 由于中国的这笔赔款及时“到位” , 不仅没有出现赤字 , 反而实现了财政盈余 。 换而言之 , 以“军费名义”向清廷索要的赔款皆被计入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填平赤字 。 于是 , 大部分赔款都优先用于偿还英国国债 。 余下部分则根据中国方面赔付进度 , 依照条约规定按比例渐续赔付英国鸦片商人 。 不过 , 等待赔付的英国商人大多亟需资金周转 , 曾联名上书希望英国政府能够先行垫付 , 却遭到女王政府的无情拒绝 , 以至于整个赔付工作拖延数年后才终告结束 。 时至第二次鸦片战争 , 清廷被迫向英、法各赔付800万两库平银 。 在英国获得的800万两白银中 , 200万两用于抵偿战争前后英国商人在中国的损失 , 其余用于抵偿军费 。 1860年3月 , 英国财政大臣威廉•格莱斯顿(William E. Gladstone)向议会汇报时称远征中国的军事花费初步预计将超过100万英镑 。 整整两年后即1862年4月3日 , 格莱斯顿在接受下议院财政委员会(Committee of Ways and Means)质询时则不无得意地表示:除去赔付英商的部分 , 600万两白银的军费赔款折算可达200万英镑 。 言下之意 , 便是这场战争打得非常值 。 与前一次的情况类似 , 大部分赔款均作为财政结余而用于偿还国债 。 除此类用途外 , 随着英国在中国利益愈发重要以及担心俄国人在远东的势力扩张 , 英国也曾动用赔款加强军备 。 1867年 , 根据第一海军大臣休•钱德勒(Hugh Childers)的要求 , 英国议会同意将刚“到账”的中国赔款约50万英镑用以加强在中国沿海的英国舰队 。 这支舰队由1艘新型铁甲舰、2艘轻巡洋舰、10艘左右炮舰及其他附属舰只组成 , 总数达到21艘;负责维护从中国沿海到新加坡的英国海上利益 。 对于正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国”来说 , 中国先后两次鸦片战争的赔款虽多 , 但较之大英帝国庞大的财政收入来说 , 仍属于“景上添花”的级别 。 例如1840年大英帝国全部岁入约为4000万英镑 , 1860年时则增长到了7000万英镑 。 从中国所获赔款大多用来填补财政赤字、偿还国债以及补贴在华英商利益 。 在英国看来 , 与其一次性榨取“超乎想象”的赔款 , 还不如在中国获取商业贸易的长期优势地位与优惠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