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道德是如何绑架个人的?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讲述了精神的三种变形:最初精神是一只负重的骆驼 , 它在“你应当”的号令下 , 于沙漠中游荡;直到某个时候 , 它才产生夺取自由的念头 , 想要成为自己的主人 , 于是它摇身一变 , 成了一头狮子 , 怒吼着“我意愿”;最后 , 精神又从狮子变成了新生的小孩 , 形成一个开端、一种原初的运动 。 《三种变形》写得十分晦涩 , 让许多读者感觉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 其实 , 尼采这是在讲述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 最初的时候 , 道德就像那只负重的骆驼 , 服从于“你应当”的指导;后来 , 他有了打破传统习俗的勇气 , 变成强而有力的狮子 , 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做自己 。 正因为它能够做自己 , 所以旧道德才被埋葬 , 而新道德就如孩子一样 , 茁壮成长 。 尼采认为那些占据德性讲坛的道德家已经没落了 , “他们的时代已经完了” , 因为他们跟自己的信徒都在昏昏欲睡中......

尼采:道德是如何绑架个人的?

尼采(1844-1900) 道德感是否属于天赋?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说有三种先天性的事物 , 他们是理性、本能和道德律 。 道德律根源于良知 , 是与生俱来的 。 康德在柏拉图的基础上 , 提出了“道德律令” , 认为它不受经验制约 , 能够普遍适用 , 向人们发出一个无条件的、绝对的命令——即“你应当”! 然而 , 挥舞着道德的大棒 , 对人们高叫“你应当” , 其根本目的并不是希望别人高尚 , 而是想让他们服从于自己 。 在传统道德的各种“你应当”的压迫下 , 人们就像负重的骆驼一样 , 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 旧道德本质上就是一种权威、一种命令 , 因此尼采在《朝霞》中说: “人们屈服于道德 , 正如屈服于一位君王 , 或因奴性 , 或因虚荣 , 或因自私 , 或因退让 , 或竟是热昏 , 无思想 , 绝望 , 本身并无道德可言 。 ” 他认为康德的“道德律令”只是迎合了德国人的国民性 , 他们很少愿意成就一番大事 , 却总是能服从就服从 。 “人不能没有某种他可以无条件服从的东西”——德国人如是说 。 早在康德之前 , 路德就宣布说必定有一种人对之可以信任的绝对存在 , 而那便是上帝 。 “与康德相比 , 路德更粗糙和更大众化 , 他要人们无条件服从一个人格 , 而不是一个概念 。 ” 尼采否认道德是先天的、需要绝对服从 , 他在《人性的 , 太人性》的中指出道德感来自于传统和习俗 。

尼采:道德是如何绑架个人的?

《人性的 , 太人性的·关于道德感的历史》 旧道德意味着服从于传统习俗狄德罗曾通过试验证明 , 天生盲人的道德观念与我们不同 , 他们对盗窃更为反感——因为人家很容易就能拿走他们的东西 , 却不被发觉 。 相反 , 他们对“非礼勿看”反而无动于衷 。 狄德罗说: “一个比我们多有一种官能的生物会觉得我们的道德多么不完善 , 不用说更坏了!” 这个天生盲人的试验说明 , 道德感与经验存在着联系 , 它绝不是先验的 。 其次 , 道德感也不是永久不变的 , 它会随着我们的官能之发展、认识之进步而改变 。 我们并非一生下来就具备道德感 , 而是不断地接受父母、老师的教育 , 受到书籍、网络的影响——是社会把道德观念灌输给了我们 。 人并不是基于求知才去认识道德 , 并建立道德体系;相反 , 他们是从已接受过来的道德观念出发 , 基于对这些道德的热爱 , 然而再去说明它们的合理性、为它们辩护 。 孔丘并不像研究自然界那样去研究道德 , 先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 , 再去探究未知的事物 。 他生长在礼乐之风浓重的鲁国 , 从小耳濡目染 , 很早就认定服从于礼乐制度便是符合道德 , 后来才去提倡“克己复礼” , 至于为什么要“复礼”?他很少讨论 , 因为这在他看来是不说自明的;柏拉图所说的“苏格拉底美德”也同样根源于习俗之中 , 他们的道德观念乃是由社会所决定的 , 这便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道德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个体对传统观念和习俗的服从 , 如果不服从群体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 , 违背大家所认可的观念 , 那就是离经叛道!因此 , 尼采说: “讲道德、合乎道德、合乎伦理的意思是服从自古以来建立的法则或传统 。 人们是勉强还是欣然服从于它 , 这是无所谓的 , 只要人们服从于它就够了 。 ” 这种道德所追求的并不是真理 , 也不是进步 , 而是服从 。 “善”并非正确 , “恶”也无关谬误 , 利己不一定坏 , 利他也未必好 , 关键在于是否服从于传统的习俗与观念、是否服从于当权者或者主流的意识 。 如果传统与习俗很古老 , 那么道德就会让人感到敬畏 , 变成绝对权威 , 获得绝对命令的“道德律” 。 尼采说得好—— “他(康德)信仰道德 , 不是因为自然和历史证明道德的合理性 , 而是因为他决心置自然和历史的一再反驳于度外 。 ”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 自然界哪有道德可言?原始人怎么会有道德感?为了避免道德的权威遭受这种现实的怀疑和攻击 , 康德才给“道德王国”安置了一个逻辑的“彼岸” , 一个不可证明的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