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这个处女座剧组,电影《大地震》把这些细节精准还原( 三 )

比较典型的就是矿工们穿的工作服 , 还有头盔和头顶的矿灯 , 应该是从煤矿借回来的吧?唐山大地震发生在70年代 , 电影中出现的生活用品也非常有时代特征 , 比如张晞临从怀里掏出的半新不旧的铝饭盒 , 架子上的搪瓷茶缸 , 甚至房间里吊着的风扇和墙上的五角星 , 都非常到位 , 电影还用一些生活细节来强化矿工形象 , 比如有一个镜头是矿工们上来后在浴池里洗澡 , 给了矿工们双脚的一个特写 , 能清晰看到污水流淌下来 , 还有周科长偷走大家的食物后啃大葱的镜头 , 特别亲切 。 在大片当道的当下 , 再大的特效也很难打动观众 , 反倒是这些细节的呈现 , 才考验剧组工作人员的基本功 , 也是检验创作态度的标尺 , 《大地震》做的太棒了 。

服了这个处女座剧组,电影《大地震》把这些细节精准还原

图5/6

还有灯光 。 《大地震》在矿洞里拍摄 , 比一般的夜戏更困难 , 对灯光是非常大的考验 , 因为灯光决定了电影的氛围 。 地震后煤矿停电 , 矿洞里的照明没有了 , 但是观众要能看清楚矿洞里的环境 , 也要看清演员们的脸 , 只靠他们头顶的矿灯肯定没法拍 , 但灯光组偏偏又把场景里的灯光营造的很自然 , 在矿灯的明暗交错中、在真实的场景中 , 观众能得到身临其境的观感 , 跟着这群矿工 , 为冒顶、透水而紧张 , 为瓦斯浓度高而窒息 , 并在最后看到蓝天而欣慰和放松 。

服了这个处女座剧组,电影《大地震》把这些细节精准还原

图6/6

写到这里 , 倍感制作精良的《大地震》值得更多的观众看到 。 这部电影还能带给其他作品一点启示 , 那就是制作班底拿出足够的诚意 , 就能激发出演员们足够的潜力 。 《大地震》从置景、道具到每一处小细节 , 都还原出真实的井下作业 , 对于演员们来说 , 在这种极端环境下 , 就会有相应的表演 , 曹卫宇、张晞临、石文中等演员都有很出色的表现 , 如果不熟悉 , 还真会以为他们就是下井工人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