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修例风波背后一些社会深层根源:沉重的底色与扭曲的方向( 三 )
根据统计,2016年,香港显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539,已大大超过危险警戒线的0.4,与部分拉美国家持平。尽管特区政府为解决贫富差距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社会福利水平与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很不相称。
在健康的社会里,青年和基层人士通常可以通过就业、教育等途径实现向上流动。但香港的社会阶层却基本固化,例如,位居富豪榜前列的人士多年未曾变化,基本都是地产商及其家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而产业空心化是青年上升通道日渐狭窄的主因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有将近一半的劳动者是产业工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金融、航运、商贸物流、服务业兴起,管理、行政、技术、金融及专业人才吸纳众多劳动力,跨入中产阶层。但在随后的产业升级中,在原有商贸、航运之外,只发展了金融、旅游等服务业。
“科创产业没能发展起来是香港的一大痛点,”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荣休教授雷鼎鸣说,“香港金融业占到了GDP的约19%,但只提供约6%的就业。”金融业创造财富的能力惊人,但只能吸收少数本土精英青年人,大部分本地青年没有能力从事高端服务业,何况许多香港金融从业者更是来自海外的人才。
对于当前的局面,特区政府曾尝试采取多种手段予以改变,但科技创新产业几次努力,几次夭折。这其中,反对派曾出于政治目的进行过种种无端阻挠,比如特区政府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而成立的创科局,反对派为反而反,不顾社会一再呼吁停止政治虚耗的呼声,在立法会百般阻挠,生生拖了三年。
这直接导致香港制造业产值时至今日仅占香港GDP的1%左右,吸纳劳动力寥寥无几。
政治争拗持续,难题更难消解
香港修例风波背后一些社会深层根源:沉重的底色与扭曲的方向.www.jiangsulong.com//本文由热心网友[只爱陌生人] 投稿。
高房价、贫富差距、青年难以向上流动。这些社会问题早已暴露,回归22年来,历届特区政府也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迄今为止,收效甚微,民怨难以消解。这是修例风波一经煽动就爆发的重要原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田飞龙说:“回归以来,由于多种原因,特区政府确实没能更多地通过政策保障、民生保障合理地去解决香港的社会民生问题,导致香港有很强的内生动力将经济民生议题政治化。”
推荐阅读
- 李小龙|打破过香港票房纪录的10个人:成龙第二,周润发第四,李小龙第六
- 张学友|1995年,一场《宝丽金25周年演唱会》,看尽香港歌坛的辉煌和江湖品级
- TVB|香港《观众在民间电视大奖》:TVB各项均无缘前三,ViuTV全面领先
- 李小龙|香港唯一一名货真价实的女打戏演员,网友:女版“李小龙”
- |在香港明星多的不想搭话,在大陆却是另一种场景,这就是差别!
- 单色凌|单色凌:三大巨头以外的非主流歌手,被版权风波“逼”的退网
- 姜皓文|他是香港影坛最强配角 传说如果电影请不到他就无法开拍
- 刘德华|他是香港大佬,向华强70大寿都不现身,刘德华演唱会却多次出现
- 吴志雄|10位香港老艺人现状,吴志雄商演月入百万,廖伟雄养鸡身家过亿
- 熊黛林|走进熊黛林在香港的家,自己的衣柜占了三面墙,老公把她当公主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