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黑镜》走向烂尾,都是“套路”惹的祸?( 三 )

但正如《黑镜》的主创查理·布洛克所说 , 他在这部剧里表达的是种种对事物的恐惧 , 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治疗” 。 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里 , 个体对恐惧的种类是不会变多的 , 这就导致《黑镜》在内容表达上开始重复 。 《黑镜》原本靠高密度叙事取胜 , 这点一旦被稀释 , 重复就很容易被观众察觉 。

但相比时间 , Netflix的基因给《黑镜》带来的最大问题其实是“非人化” 。

何谓“非人化”?它有一个你可能更熟悉的名字:大数据 。

神剧《黑镜》走向烂尾,都是“套路”惹的祸?

图5/9

Netflix界面

《纸牌屋》的爆红让世界知道了Netflix的内容逻辑:他们记录用户登录网站后的每一次点击、播放、暂停甚至观看视频的时间长度 , 一并存入后台用作计算 。 Netflix就是通过“大数据“这种方法精确定位观众的偏好 。 《纸牌屋》第一季全集播出的模式甚至也被说成是测算出来的:多数用户已经不爱追剧了 , 他们想“养肥了”在看 。

尽管这一逻辑在某个时期被认为是官方后期强加的伪方法论 , 但随着国内流媒体的兴起 , 大众逐渐意识到:大数据的确有着预测爆款的能力 。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就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 , AI可以帮助选角、剧本分析 , 然后通过历史大数据做出流量预测甚至会员收入、广告收入的预判 。 在流媒体这个赛道上 , Netflix和国内的平台们算是同时起跑 , 但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公司此前十多年的用户积累却是后者没有的 , 这还不算上Netflix拥有的全球最优秀的算法工程师和算法大奖赛招募的专业爱好者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