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姐妹,不完全的女性平等先驱( 四 )

周颖:安妮也有铁杆粉丝 , 英国作家乔治·摩尔就很欣赏安妮 。 他盛赞其语言 , 将其处女作《艾格妮丝·格雷》称为完美散文体小说的典范 , 认为安妮的风格有类于奥斯汀 , 文字朴实 , 运笔冷静 , 特殊的偏爱甚而使他假设安妮“再多活十年 , 或可达到与简·奥斯汀比肩 , 乃至更高的地位 。 ”安妮的另一部小说《女房客》打破了浪漫爱情小说的规定套路 , 突入习俗和常规的禁区 , 直面女性在婚姻中遭遇的困境 , 揭示夫妻双方在教育、财产、法律地位上的严重不平等 , 并大胆设想可能的出路 。 也因为涉足禁区 , 小说发表后连遭非议 , 连大姐夏洛蒂也说“题材的选择是一个错误” 。

夏洛蒂似乎从未设想 , 自己眼里一贯温柔、谦和、退隐的三妹 , 在思考婚姻、教育、就业等社会问题上 , 实有勇敢、激进和超前的探索 。 《女房客》的艺术成就不及《简·爱》、《维莱特》和《呼啸山庄》 , 这毫无疑问 。 套中套的故事并不讨巧 , 书简与日记一分为二 , 嫁接得比较生硬 , 使小说有结构粗糙之嫌 。 但它语言优美 , 且比第一部作品内容更丰富丰满 , 表现手法也显得更成熟更有张力 。 1996年 , BBC电台将小说改编成三集电视剧 , 收获不少好评 , 这或可说明安妮并没有被遗忘 。

新京报:如何理解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自我”?《简·爱》中追求的平等 , 与现代女权追求的平等 ,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周颖:简宣告她与罗切斯特灵魂平等的那句话 , 对于等级依然森严的英国社会 , 无异于一声域外惊雷 。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家称它“不仅在道德上不合时宜 , 在政治上也是一场反叛” 。 毫无疑问 , 无论作者有意还是无意 , 这个宣告确实兼有政治和伦理的反叛性 , 但倘若借此推断简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意识 , 或者她与罗切斯特处于真正平等的关系 , 则恐怕是言过其实的臆测了 。

简宣扬的平等 , 暂且不论能否跨越财产、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鸿沟 , 至少有一个障碍尚未逾越——性别的不平等 。 19世纪初的英国 , 仍然是一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 女性尚未得到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工作权、财产权和公民权 。 罗切斯特虽然别具慧眼 , 欣赏简的优秀品质 , 称之为与自己“相配”和“相似”的人 , 甚至认为她是“另一个较好的自我” , 但是令他着迷的 , 仍然是简的“顺从” 。 简对罗切斯特的态度也很复杂 。 罗切斯特那番关于“顺从”的绵绵情话不仅没有打动简 , 反而让她想起赫克里斯、参孙和美女的故事 , 想起他们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厄运 , 进而联想到男子追求爱情甘为奴隶 , 婚后便要求重做主人的可能 。 在等待成婚期间 , 简也感受了关系的不平等 , 罗切斯特送礼物如苏丹王赏赐金银财宝给奴隶 , 令她颇觉烦恼和屈辱 。 所以 , 爱情在简的眼里 , 与其说是基于相亲相爱的互助互敬 , 不如说常常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一场较量或交锋 。 所以 , 简与罗切斯特之间是否存在真正平等的高尚自由的伴侣关系 , 至少在两人关系的前期 , 我觉得可以存疑(至少前期尚不够 , 所以被放弃……最后的情形另当别论) 。 但简是不会轻易受人支配的 , 这一点不用怀疑 。 她对罗切斯特爱得热烈痴心 , 却拒绝做他的情人 , 不单是担心人言可畏或后果不堪料想 , 更主要的 , 像她对自己说的那样 , “越孤单 , 越无亲无友 , 越无人依靠 , 越是要尊重自己” 。 简渴望被爱被尊重被欣赏 , 倘若这一切都得不到 , 最后还有自重自爱 , 这是她立身的根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