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究竟为中国贡献了什么?( 四 )

褚时健决定主动出击 , 他算了一笔账:这种设备每箱烟能节省15公斤烟叶 , 按每公斤5元计算 , 一箱就节约75元;这种机器的折旧费每箱35元 , 而旧机器的折旧费每箱17元 。 这样 , 各项相加 , 使用这种设备每生产一箱烟将带来57元的利益 , 它每天生产50箱烟 , 每天将节约2850元 , 每月就将节约8.55万元 。 更重要的是 , 如果用它来生产“红塔山” , 仅加一个过滤嘴 , 每包的价格就能从5毛1分涨为8毛1分 , 一条烟就能增加3块钱 。 即使不计算节省下来的人工成本 , 使用这台机器不超过3个月就能收回投资 。

他力排众议 , 贷款引进 。 他认识到当时中国制造业和国外的巨大差距 , 先进设备就是竞争力 。

1984年下半年 , 他得到消息 , 国家为了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 , 对技改资金实行大额外汇贷款 , 凡有外汇偿还能力的企业 , 都可以申请外汇贷款来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 。

因为尝到引进第一台外国设备的甜头 , 他和班子开会 , 决定申请1000万美元的贷款额度 , 这样就能够引进一条德国的制丝生产线 , 再加几台英国的卷接机 。 当他带着总工程师从玉溪赶到昆明后 , 发现竟然还有大量外汇贷款额度没人敢要(因为要还本付息 , 可见当时企业家的观念) 。 于是 , 他临时决定把申请的额度从1000万美元增加到2300万美元 , 把没人敢要的额度全部揽了下来 。

这魄力真是没几个人有 , 也让所有人都大为吃惊 , 包括主持会议的副省长:

“老褚 , 你要这么大的额度 , 赔得起吗?怎么赔?”

“再批千把万美元 , 我也敢要 。 ”褚时健寸步不让 。

负债经营 , 并且负的是美元债务 , 那时候哪有企业有这样思维和胆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