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是什么让清政府拿香港换回了这座城?( 九 )

文化的繁荣进一步滋生了经济输出的土壤 , 据保存完好的《昌国县境图》所绘:各港、浦、院、司标注一清 , 同时周边岛屿、航线罗列一致 , 甚至与高丽的洋界线也可一览无余 。 并且其中诸多盐场、酒肆、驻军、寨所也一一分明 , 进一步验证了“海中之巨障 , 能昌壮国势”的地理写照 。

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 , 《昌国县津渡篇》中记载:“舟山渡、去县南五里、趋城由此处 , 山形如舟 , 故名” 。 至此之后 , “远看山如舟 , 近看舟似山”之意 , 即为舟山一名的最初由来 。

鸦片战争中,是什么让清政府拿香港换回了这座城?

----鸦片战争中 , 是什么让清政府拿香港换回了这座城?//----江苏龙网 http://www.jiangsulong.com //

本文原始标题为:鸦片战争中 , 是什么让清政府拿香港换回了这座城?---来源是:

本文原始标题为:鸦片战争中 , 是什么让清政府拿香港换回了这座城?---来源是:

本文原始标题为:鸦片战争中 , 是什么让清政府拿香港换回了这座城?---来源是:

昌国县县域图

大航海时代下的宿命

3

15世纪末开始 , 全球大航海时代扬帆前行 , 但舟山却开始步入下坡路 。 至明清两朝 , 舟山因为恶毒的“海禁”两次废县迁民 , 无复旧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