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诗以歌,精神和鸣( 三 )

今年的新春佳节 , 《经典咏流传》这一精品又把精心准备的“第二季”献给了数以亿计的观众 。 虽然时隔只有一年 , 舞台仍是这个舞台 , 但站位已更高 , 视野更宽阔 , 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形式和手法 , 诗与歌、与情 , 相得益彰 。

古诗词 , 包括作者已标注为“行”“吟”“歌”以及“调寄某某”诗词的曲调绝大多数已经亡佚 , 于是重新谱曲 , 配以朗诵 , 以新的旋律演绎之 , 乃至超越时空地让受众荡气回肠 , 回味无穷 。 “和诗以歌” , 既需要有浅吟低唱、曼妙轻缓的佳作 , 也需要有关西大汉 , 铁绰板 , 唱“大江东去”的精品 。 让我感动的是 , 中华诗词中的这两种相融互补的美学风格 , 已经不落痕迹地融入《经典咏流传》之中了 。

在我看

江苏新闻

来 , 中华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上 , 每经衰而又兴之际都要开新枝 , 长新叶 , 滋新根 。 而在中国的新时代 , 尤需以历史为背景 , 以人民为中心 , 以学术为基础 , 以创新为化古 , 使中华文化永流传 。 《经典咏流传》似乎也正是沿着这个思路 , 做出了可感、可敬的积极尝试 , 并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