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亲真是个好老头儿( 七 )

《黄油烙饼》里 , 有人建议他把吃饭改成会餐 , 老头儿也不同意 , 因为他认为这篇文章是以七八岁孩子的视角写的 , 那时的孩子心里没有“会餐”这词 , 就是吃饭 。 所以 , 在汪朗看来 , 虽然汪曾祺的文章表面看来“没词” , 但实际上每个遣词造句 , 他都自有用意 , 不会随意 。

爱看杂书不爱辅导孩子写作

虽然总是被家里人“打击” , 而且为人低调谦和 , 但是汪朗说汪曾祺内心还是自视甚高的 , “一次我们又跟他开玩笑"挤对"他 , 他说:"你们对我要好一点 , 我将来可是要进文学史的人 。 "汪朗说父亲觉得自己成不了大家 , 但大概能当个名家 。 所谓大家就是东西写得有气势、忧国忧民那种 , 而名家就是写点小品 , 特别是晚明那些小品文作家 。 ”

上世纪70年代汪朗回家探亲 , 和父亲闲聊时 , 汪曾祺对当时一些样板戏的概念化、主题先行有些不满 , 不过他说有几个未来是可以流传下去的 , 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 , 他说因为这些有生活 , “我问他写的《沙家浜》怎样呢?他说那当然要传下去 , 非常自信 , 停了一下 , 又说起码《智斗》能够传下去 。 ”

汪朗和汪朝惊叹于父亲的知识积累 , 没看他认真看过什么大部头 , 也没看他看什么理论书 , 可是一肚子杂七杂八的学问 , 汪朗说父亲爱看杂书从上大学时期就开始:“他的作息时间极不规律 , 经常晚上去系里图书室翻杂书 , 他那时住上下铺 , 上下铺的两个人基本没见过面 。 后来在剧团资料室 , 也把那儿的书都看遍了 , 我们家里有很多小册子 , 都和文学关系不大 , 什么景德镇陶瓷、漆器、验尸的 , 杂七杂八 。 他写的稀奇古怪的人和事也多 , 很多细节描写一个是观察 , 一个是通过书里了解到的 。 他曾经看过一本元代御医写的《饮馔正要》 , 讲到了驴皮汤的做法 , 他会琢磨能好喝吗 , 对这些感兴趣 。 ”

别看汪曾祺是一代文学名家 , 可是他不培养孩子 , 汪朗说他们几个孩子都是被放养长大的 , 老头儿从不对他们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