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克隆猴: 开启新药研发“灵长类”时代( 三 )

非人灵长类动物首选对象肯定是猴子 。 可是野生猴的遗传背景各异、个体表征差异难统一 , 每次科学实验或药物检测的对照验证 , 需要使用大量实验猴 , 而且野生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 , 验证工作常常持续很多年 , 时间过于漫长 。 所以想将其作为动物模型 , 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获得遗传背景相同的猴子 。

“小鼠繁殖很快 , 自然繁殖几代后它们的遗传背景就相同了 。 猴子繁殖一代就要五六年 ,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克隆 。 ”蒲慕明说 。

但克隆猴太难了 。 美国、中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世界科研机构都在攻关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 , 均未成功 。 此前 , 体细胞克隆猴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在2010年 , 美国俄勒冈灵长类研究中心在给代孕猴妈妈胚胎移植后的第81天发生流产 。 “只有获得遗传背景相同的克隆猴 , 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平台的作用 , 真正推进相关药物的研发 。 美国科学家还差一半就成功了 。 我们也很有希望成功 , 但要做好剩下的一半 。 ”蒲慕明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