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呈现分化格局 共享单车“洗牌”过后再出发( 五 )

  除了科学、精细化运营 , 共享单车还需要探索更多商业化盈利模式 。 “目前 , 出行工具的附加值开发都不是很好 。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 , 共享单车可以向高附加值的电信行业学习 , 尝试引入体育、娱乐、休闲、文化等功能 , 让出行变得更有意思 , 同时开发白领专车、老年专车等更多产品来覆盖用户需求 。

  早在2017年4月份 , 哈啰出行尝试在全国上线共享景区车业务 , 迅速切入旅游景区智慧出行市场 , 推出“骑游服务一体化运营”模式 , 且业务盈利状况良好 。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 2018年 , 在哈啰出行覆盖的国内300多家景区 , 游客年度骑游平均时长已超过61.56分钟 , 同比2017年增长超70% , 全年景区骑行公里数达640万公里 。

  灵活建立准入机制

  共享单车的出现 , 在早期也造成了大量单车被无序投放、损毁私占的问题 。 对此 , 各地政府也开始纷纷出台共享单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 据不完全统计 , 2018年共有34座城市出台了共享单车管理办法 , 对共享单车企业开展考评以及总量限制 , 实现企业单车份额精细、动态管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