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藏在运河深处的一方文化景观 走遍瘦西湖( 二 )


文章图片

徐园大门


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桥烟雨位于瘦西湖水体转折处 , 在梅岭春深以东、净香园以北 。 北有长春桥 , 西有莲花桥 , 南有虹桥、春波桥, 四桥景色汇入一园 , 故称四桥烟雨 。 在烟雨濛濛之际 , 登四桥烟雨楼远眺 , 可见颜色、造型各不相同的四座桥 , 笼罩在雨丝烟雾之中 , 忽隐忽现 , 如彩虹一般 。
该园与清帝南巡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乾隆皇帝南巡期间 , 多次游赏到此 , 赐名并赐诗文 。
水乳交融的画境与情思
从小金山起 , 瘦西湖水面折向西流 , 延伸出堤状半岛——吹台 , 再向西 , 莲花桥、白塔、凫庄等景观元素次第排列 , 巧妙利用空间组织和景观布局形成了一条梅岭春深——莲花桥——熙春台的东西向控制性轴线 , 将瘦西湖文化景观带入了高潮部分 , 是整个湖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
扬州好 , 入画小金山
小金山 , 又名梅岭春深 , 在五亭桥以东、虹桥以北的水面转折处 。 瘦西湖一带地势平坦 。 小金山在此积土为山 , 成为湖区自然地势的制高点 。 现存建筑有关帝庙、湖上草堂、绿荫馆、琴室、棋室、月观、风亭等 , 另有沟通岛屿南北两岸的小虹桥、玉板桥 。
这里是一处集湖、岛、屿、桥、古建筑为一体的园林建筑群落 。 岛上建筑多背山面水 , 高低错落 , 既具良好的景观效果 , 又是绝佳的观景点 。 朱自清称小金山望水最好 , 看月也不错 。
[瘦西湖]——藏在运河深处的一方文化景观 走遍瘦西湖
文章图片

小金山平面图 引自潘谷西《江南理水艺术》


借来一片风景
从绿荫馆向西有长堤 , 堤尽头有亭一座 , 便是吹台 。 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曾泛舟于此 , 为增添皇帝的游湖兴致 , 文人雅士于此吹箫抚琴 , 演奏江南丝竹 , 故称吹台 。 又因乾隆在此钓鱼 , 又名钓鱼台 。
吹台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 , 由扬州大盐商程志铨复建于1757年前后 。 亭上覆青瓦 , 重檐翘角 , 周边为黄墙 , 亭东壁通敞 , 其余三壁开月洞门 。 自东向前观看 , 莲花桥、白塔恰好分别框入西、南两侧月洞门中 , 与桥、塔倒映相配合 , 互为因借 , 构成一处绝佳的人间仙境 。
水上凫庄
凫庄位于莲花桥东南侧湖屿之上 , 由晚清扬州书画家陈重庆之子、扬州乡绅陈臣朔建于民国十年(1921) 。 因在岛屿之上 , 形似野鸭浮水 , 而名凫庄 。 构景以小取胜 , 细巧玲珑 , 亭、榭、廊、阁形制多样 , 水榭滨水、廊成曲尺 , 山池木石各自配置得当 , 构成了勾心斗角、清雅宜人的优美景观 。
一朵盛开的莲
莲花桥 , 又称五亭桥 , 位于白塔以北 , 横亘瘦西湖南北两岸 , 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 。 桥墩以青石砌筑 , 桥墩下共开十五券洞 , 从东西两立面观之 , 每面各有五洞 , 大小不一 , 形状各异 。 清代《平山堂图志》记载:桥上置五亭 , 下列四翼 , 洞正侧凡十有五 , 月满时每洞各衔一月 , 金色滉漾 , 卓然殊观 , 正是桥墩的别致造型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 。
莲花桥造型独特 , 桥墩与桥亭变化丰富 , 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最具审美特征的优秀作品 , 曾被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中国最秀美的桥 。
[瘦西湖]——藏在运河深处的一方文化景观 走遍瘦西湖
文章图片

李墅《五亭桥图》


白塔里的南风北情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 , 就旧塔基建造 。 塔高30余米 , 塔基为砖石雕花方形 , 上为塔身 , 呈古梅瓶状 , 顶盖覆以华盖 , 正中竖葫芦形铜顶 。
著名建筑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中曾将北海塔和扬州的搭进行对比 , 说:然比例秀匀 , 玉立亭亭 , 晴云临水 , 有别于北海塔的厚重工稳 。 可以说 , 扬州的白塔 , 具有兼容并包的个性 , 集南北风格于一体 , 既借鉴了北海塔的特点 , 也融入了江南建筑特有的秀美、窈窕的气质 。
[瘦西湖]——藏在运河深处的一方文化景观 走遍瘦西湖
文章图片

白塔


【[瘦西湖]——藏在运河深处的一方文化景观 走遍瘦西湖】浑然一体的山韵与禅境
瘦西湖在熙春台前再次折向北 , 穿过二十四桥 , 直至蜀冈一线 , 水面慢慢收窄 , 建筑逐渐稀疏 , 景观布局由滨水转为沿山势逐级而建 。 富有浓厚的郊野山林和乡村田园特色 , 朴素清新 , 如同画卷上疏朗、清淡、留白的部分 。 经历了起、承、转三个阶段后的瘦西湖 , 最终归于静谧 , 仿佛一个华丽的转身 , 在此步入了山长水远的尾声 。
湖上台榭第一
熙春台在瘦西湖西段 , 莲花桥至平山堂的水道转折处 , 原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而建 , 时人称之中国湖上台榭第一 。 复建后的建筑瓦顶全用绿琉璃筒瓦 , 与远处五亭桥的黄瓦朱栋 , 白塔的玉体金顶相映成趣 , 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 。
作为一处建于水边的台榭建筑 , 也是瘦西湖文化景观中的一处最佳观赏月亮的景点 。 可以想象 ,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 , 唐代诗人徐凝正是合着那一弯柔美皎洁的月光、那一处大气磅礴的台榭 , 吟唱出了天下三分明月夜 , 二分无赖是扬州 的千古名句 。
[瘦西湖]——藏在运河深处的一方文化景观 走遍瘦西湖
文章图片

熙春台


石壁流淙
石壁流淙又称水竹居 , 位于望春楼以北的湖东岸 , 北接锦泉花屿 , 是奉宸苑卿、歙县盐商徐士业所建私家园林 。 始建于乾隆年间 , 乾隆三十年皇帝赐名水竹居 , 并赐联、额 。 《平山堂图志》、《扬州画舫录》等历史文献记载 , 园中有两景——小方壶与石壁流淙 。
今石壁流淙部分保留了原景中有夹河的地形特征 。 1991年和2007年 , 分别于遗址南部及东北侧复建静香书屋和石壁流淙两组园林建筑群 , 其建筑名称均与文献记载相符 。 复建后的景观以黄石叠为假山 , 引水由石隙泻于池中 , 基本延续了石壁流淙一景以水石胜的景观特征 。
观音山上观音寺
观音寺 , 位于蜀冈东峰观音山上 , 西与大明寺隔壑相望 。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 , 名功德林 。 清乾隆年间 , 盐商汪应庚、程栴等相继重修 。 乾隆皇帝南巡至此 , 赐功德林、天池二匾及诗文、楹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