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产业扶贫“拔穷根”

彻底战胜贫困不是“一锤子买卖” , 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历史伟业 , 必须持续发掘脱贫内生动力 。
近年来 , 我市精准施策 , 综合运用自主经营、务工就业、公益岗位和特色产业带动、扶贫资产利益联结等多种举措 , 加快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步伐 , 探索出一条切实斩断“穷根” , 长久稳定致富的新路子 。
把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
泰兴市新街镇梧桐村村民王莲花为了照顾孩子上学 , 已经多年没有工作 。 去年5月 , 泰兴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专场招聘会 , 为梧桐村提供了来自江苏鼎盛物业、惠尔信机械等12家企业的216个就业岗位 。 王莲花也顺利找到了工作 , 为家庭新增年收入近三万元 。
“政府把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 , 这是给老百姓最大的实惠!”王莲花说 。
高港区大泗镇康乐村困难群众吴怀山因为身体不好无法种地 , 村集体不仅帮助他流转了承包地 , 还安排他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提高收入 。 吴怀山笑着说 , “现在一年有了两份收入 , 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 ”
今年以来 , 我市将扶贫由“兼顾一片”升至“不落一人” , 切实兜牢就业扶贫底线 , 解除低收入劳动力后顾之忧 。 其中 , 一大亮点工作是 , 积极搭建劳务用工需求平台 , 加强劳务需求对接 , 乡镇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各类园区等优先吸纳低收入人口就业 , 实现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务工就业率达到80%左右 。 此外 , 镇村两级加强公益岗位开发 , 优先吸纳低收入人口参与环境保洁、社会治理、河道管护等 , 进一步稳定了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来源 。
贫困户成了养殖明星
“宁愿苦干 , 不愿苦熬 。 ”这是泰兴市史志办干部张留红在广陵镇顾周村挂钩帮扶时 , 常听贫困群众说的心里话 。
顾周村困难农户杨恒俊老实肯干 , 也有养殖经验 , 但苦于缺乏启动资金 。 为了帮他摘掉穷帽 , 张留红带他到邻近村的养殖户家中学习经营方法 , 鼓励他搞家庭养殖 。 随后 , 张留红帮助落实帮扶资金5000元 , 为杨恒俊购买了苗猪和小羊羔 。 杨恒俊当年创收3万多元 , 后来他又在家门前小河边养殖了一群麻鸭 。 杨恒俊说 , 现在他成了村里的“明星养殖户” , 生活也滋润起来了 。
在靖江市季市镇曙光村 , 养鸭事业给困难群众曹小海的生活带来了曙光 。
曹小海的妻子患帕金森瘫痪在床 , 他自己也罹患癌症 。 不过 , 曹小海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 , 因为他在村干部帮助下养殖了一群鸭子 。 曹小海说 , 在他手术治疗时 , 多亏村干部帮忙照料鸭子 。 现在他已经走出了困境 , 靠着养鸭和平常打工收入 , 一年能攒2万元 , 生活有了较大改观 。
近年来 , 我市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 , 精心打造创业扶贫套餐 , 强化以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模式 , 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 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路 。 为帮助贫困户拓展市场信息渠道 , 提高种养技术水平 , 我市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 , 向全市近8000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免费赠阅《农家致富》 , 激发了他们自主创业的热情 。
为村民种下“摇钱树”
在兴化市沈[土仑]镇沈北村 , 碧根果树成了村民口中的“摇钱树” 。
2016年 , 借助省林业部门发展“三化”品种林果产业的机遇 , 沈北村党支部书记孙金才果断承接了碧根果种植项目 。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 , 沈[土仑]镇党委通过整合上级林果产业奖补资金、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奖补资金、项目所在村集体积累资金 , 作为项目建设的投入资金 , 集中力量助推沈北、沈南、张谭、姜朱、关华复、冒家等6个经济薄弱村合股联办碧根果项目 , 由项目所在地沈北村领办 。
【贫困户|产业扶贫“拔穷根”】为了让村干部、老百姓更深入了解碧根果种植 , 孙金才牵头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马鞍山、淮安等地实地调研 , 让群众看到了种植前景 , 打消顾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