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UMLChina首席专家潘加宇的名著《软件方法》

读完潘老师的这本大作,我的总体印象是:
概念不清,用词不当,东拉西扯,逻辑错乱。
全书中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错误结论和缺陷主要有:
- 设计约束是需求,但既不是功能需求,也不是非功能需求(潘老师不懂最简单的二元逻辑?);- 全书对于“涉众”(Stakeholder)这个基本术语的理解几乎通篇是错误的,而且前后矛盾;- UML 模型不是用来和涉众沟通的!(很难相信这是一位 UML 首席专家的言论);- 涉众没有资格、也没有责任提供需求;- 把 Actor 译成“执行者”,导致许多违反中文常识的语病,如:人民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执行者,患者是医院的执行者;- 系统 Actor 和重要无关,和重要有关的概念是涉众;- 观众(涉众)在台下看,Actor 在台上表演(其实呢,台上的演员也是涉众);- 需求或用例的“粒度”、“层次”这些概念其实并不存在,对开发人员的误导相当严重;- 设计就是代码,所以设计工作流不推荐画 UML 图;- 界面组件不是需求。人有眼睛不是需求;- 只用两三章介绍了 UML 的用例图和业务序列图,未强调业务活动图,也未详细介绍 UML 需求分析中常用到的其他图形,如系统序列图、活动图、状态图等(内容单薄、片面);- 第 2 章所谓的“愿景”,只是区区几个“老大”或涉众的目标,名曰“度量指标”,却连一个数量也没有说明,实质内容与愿景文档差距甚远;- 作为需求分析的名著,从第 3 章到第 6 章的重点章节只介绍了以用例为主的动态建模,未详细介绍需求分析的另一半——静态建模(如领域建模、概念建模);...

具体的错误分析请看这题:
UMLChina首席专家潘加宇老师的名著《软件方法》中有哪些错误?

基于以上这些错误和缺陷,我给全书的评价是三颗星(将将及格),只达到了业余研究 UML、需求分析的中等水平,潘老师作为 UML 中国业余的首席专家名至实归,恭喜恭喜!

UMLGreatChina 首席专家、创始人
张恂
【怎样评价UMLChina首席专家潘加宇的名著《软件方法》】 ;-)

■网友
最开始把这本定位为了软件需要分析与设计的入门书,但是跟同事聊过以后发现,没有在软件需求与设计方面做过很多思考的话,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因为参加过一次潘老师的公开课,发现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潘老师近20多年的培训经验归纳整理而来,里面有很多针对入门者头脑中疑惑的解答,可落地性强,还有很多练习,看过书后照着练习就能逐渐掌握,而不会出现:懂的人看着讲的全都对,不懂的人看着像天书这种误区。总的来说还是推荐购买的。
========== 原答案 ==============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难得的一本入门好书,5分满分,我给5分。
如果一名开发人员在经历多年开发工作后,对软件的需求,分析,设计仍然没有形成方法论的话,建议看看这本书,一定会收获颇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