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哈利·波特在中国,20年奇幻成长
2000年 , 这部魔法小说首次进入中国 , 掀起阅读狂潮;如今 , 这一系列及其衍生品在中国总发行码洋达17亿
本刊记者 陈娟
【人物简介】王瑞琴:1951年生于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 主要策划、编辑少儿图书 , 包括在世界享有盛誉的《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法老的诅咒》《公主与船长》等 。 自2000年始 , 将“哈利·波特”系列引进中国 。
马爱农 , 1964年生于江苏南京 。 翻译家 ,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编辑 , “哈利·波特”系列主要译者 。 翻译作品还有《绿山墙的安妮》《古堡里的月亮公主》《船讯》《到灯塔去》《五日谈》等 。
林品:1989年生于福建福鼎 。 骨灰级“哈迷”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 20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 获文学博士学位 。 长相酷似哈利·波特 , 长期研究“哈利·波特”现象 , 因写相关论文而走红 。
王瑞琴的工作室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社”)的二楼 , 门口挂着一块蓝色的门帘 , 上面写着“霍格沃茨驻京办” 。 整个屋子三面墙都立着高高的书柜 , 其中两个书柜被各种版本的“哈利·波特”填满 , 从2000年第一版 , 到后来的全彩绘版、经典版 , 再到为“引进中国20周年”特意出版的学院版和20卷版等 。
她至今还记得2000年9月23日那一天的情景 。 就在这栋楼四楼的大会议室 , 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到场 。 当时 , 人文社刚刚拿到“哈利·波特”前三部的中文版样书 , 准备向全国发布消息 。
“放眼望去 , 乌泱乌泱一大片都是人 , 差不多都是外国记者 , ”王瑞琴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 “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个个扛着大相机 , 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像‘哈利·波特’这样充满西方文化的书引进中国 , 会不会水土不服?”
很多人对中国人是否能接受持怀疑态度 。 因为“哈利·波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儿童文学 , 里面有魔法、巫师、狼人、巨怪等 。 王瑞琴当时的回答是 ,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 , 而且开放速度非常快 , 她还开了一个玩笑 , “现在麦当劳和肯德基到处都是 , 咱们中国孩子也爱吃 , 能接受这个 , 也就能接受‘哈利·波特’” 。
“哈利·波特”和它的魔法故事 , 就这样来到了中国 。 如今20年过去 , 它陪伴着很多人一起成长 , 也在中国创造了销售神话——“哈利·波特”系列及其衍生产品在中国的总发行码洋达到17亿 , 它也从“课外闲书”变成教育部指定推荐阅读图书 ,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
编辑:打开一扇奇幻文学的大门
20年前 , 王瑞琴之所以如此坚定地引进“哈利·波特”系列 , 一方面来自于她本人的文学审美 , 一方面是作品本身 。
上世纪70年代 , 王瑞琴到人文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做编辑 。 刚一入社 , 社里就安排年轻编辑脱产两年 , 学习古今中外文学 , 授课的老师都是名人大家 , 如季羡林等 。 她每天和同事一起 , 看大量的书 , 讨论文学、写论文 , “两年的学习 , 培养了我的文学素养和审美” 。 之后 , 她编辑出版外国经典名著 , 有成人读物也有儿童读物 , 比如《黑骏马》《爱丽丝漫游仙境》等 , 学阿拉伯语的她还翻译了《一千零一夜》 。
1999年 , 人文社增设少儿编辑室 , 王瑞琴挑起大梁担任主任 。 少儿室面世 , 需要有一个重点产品开局 , 时任社长聂震宁的构想是:“无论它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 都必须要闪亮登场 , 不能没有冲击力 。 ”王瑞琴自己也一心想要开拓新的领域 , 她开始关注儿童文学 , 尤其是国外最新的儿童文学 , 想要引进出版 。
当时 , 人文社有一个类似图书馆的资料室 , 订购了世界各大语种的文学刊物或读书杂志 , 里面有很多最新的国外新书报道 。 王瑞琴就是在这些刊物上知道了“哈利·波特” 。 “有一阵 , 我总看到罗琳的名字 , 现在还记得她站在国王十字车站前的一张照片 。 读那些文章 , 我大概了解到她正在讲一个叫哈利·波特的小男孩会魔法的故事” 。那时“哈利·波特”系列在英国已出版了前三部 , 被翻译为35个语种 , 火遍全球 。
推荐阅读
- 舒畅|微信新表情上线!原型是五阿哥?本尊幽默回应
- 佘诗曼|舒畅自拍现“婴儿床”引关注,被疑隐婚生子,本尊发文辟谣
- 生育|
- 舒畅|黎姿奢华豪宅内景曝光,马延强花3亿买下,只为博娇妻开心
- 舒畅|你多久没看进口大片了?
- 广汽本田|试驾皓影:“最美本田车”不只是造型美,还因开得舒畅
- 纽波特|最后两台柯尼塞格Agera,高定制化版本,车牌有亮点
- 如果哈利波特放到中国拍会给我们怎么样的体验
- 杨超越|同样演“丧子之痛”,16岁舒畅20岁杨超越,谁的演技更高级?
- 舒畅|曾是年少成名的女星,家喻户晓的她为什么近年来不怎么拍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