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手握造车“双资质”,长江汽车怎么就混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二 )


趣头条|手握造车“双资质”,长江汽车怎么就混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本文图片

接下来 , 长江汽车把目光瞄准了当时“蜂拥而入”的电动乘用车市场 。
2015年9月 , 长江汽车与另外两家企业合资成立了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简称:“长江乘用车”) 。
2016年4月 , 长江汽车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 。
与此同时 , 长江汽车投资51亿元 , 在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具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控等五大先进工艺生产设施的现代化工厂 。 计划一期年产能为10万辆 , 二期年产能为30万辆 。
趣头条|手握造车“双资质”,长江汽车怎么就混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本文图片

2016年5月 , 长江乘用车成为最早一批获得国家发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车企 。 次年12月 , 工信部公示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 长江乘用车位列其中 , 一举成为具备“双资质”的新能源造车企业 。
至此 , 长江汽车正式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员 , 其将计划生产A00级和A0级纯电动SUV等 , 发力乘用车市场 。
趣头条|手握造车“双资质”,长江汽车怎么就混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本文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 , 在五龙电动车注资重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的背后 , 还有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身影 。
早在2010年 , 李嘉诚就以0.73港元/股的价格 , 买入五龙电动车4亿股份 。 并在此后多次增持五龙电动车股份 , 2015年李嘉诚的持股比例一度升至8% , 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
在李嘉诚“加持”期间 , 长江汽车一时声名大噪、风光无限 。
2016年前后 , 长江汽车加速扩张 , 贵州长江生产基地 , 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相继建立 。 同时 , 长江汽车还涉足电池上游材料和电池设计等相关产业链的业务 。
趣头条|手握造车“双资质”,长江汽车怎么就混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本文图片

(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更为轰动的是 , 2017年 , 长江汽车吸引了时任沃尔沃中国CEO的童志远前来加盟 , 并成为国内首家大批量向美国市场出口高端电动物流车的车企 。 同年 , 长江汽车还拿下了总额过亿元的500辆电动商用客车大单 。
与公司快速扩张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在乘用车方面 , 长江汽车至今未拿出过真正具备硬实力的产品 。
对于乘用车的产品规划 , 长江汽车曾计划每1-2年推出一款新车型 , 其中还包括C级、D级车型 。 然而根据官网显示 , 目前长江汽车仅拥有奕阁、奕胜、益众、逸酷等四款车型 。
趣头条|手握造车“双资质”,长江汽车怎么就混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本文图片

其中 , 逸酷于2016年4月发布 , 这款小型纯电SUV分为2座和5座版 , 等速续航里程分别为200km和100km , 官方指导价却高达20万左右 。 由于新能源补贴门槛一再提升 , 产品达不到补贴要求 , 导致采购成本过高 , 缺乏竞争力 , 逸酷SUV未能实现上市交付 。
趣头条|手握造车“双资质”,长江汽车怎么就混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本文图片

(“逸酷”纯电动SUV下线)
自2016年发布逸酷车型后 , 长江汽车陷入乘用车产品空档期 。 直到2018年 , 长江汽车才携三款乘用车和六款商用车亮相北京车展 。 但这三款乘用车仅仅停留在概念车阶段 , 并无现车和量产版 , 俨然成为了“PPT造车”企业常用套路 。
2018年下半年 ,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 , 市场需求下滑 , 长江汽车开始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 更令人担忧的是 , 由于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 , 长江汽车的销量已然呈断崖式下滑 。
2018年7月 , 神州租车曾发布公告称 , 拟以每股0.06港币的价格认购五龙电动车90亿股 , 并认购该公司6亿港元可换股债券 。 但之后此事也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 神州系最终选择了宝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