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沿江村渔民“洗脚上岸”:换个方式 生活更有奔头
长江边,扬州广陵沿江村渔民,世世代代“靠江吃江” 。如今长江禁渔,全村1592名渔民全部上岸,政府给予建档立卡,统一进社保,免费培训技能,引导渔民转行再就业 。
听:渔家小院,机声隆隆
12日一大早,沿江村村民宗根宝家的小院子里机声隆隆,两台生产牙刷的机器占据了厢房一大半,老宗夫妇打下手,儿子宗庭是这间小作坊的大师傅,一家三口忙得不亦乐乎 。
宗根宝曾是沿江村有名的捕鱼高手,往上数三代,全靠打渔养家 。早些年,老宗夫妇花力气培养儿子上了大学,儿子毕业后在苏州找到了体面的工作 。
年轻人掌握了知识,视野开阔,对未来有更长远的打算 。宗庭辞掉工作回扬州,在杭集跟人学会了牙刷制作 。长江禁渔后,宗庭与父母商量,拿出政府发放的退捕补偿款,购置了牙刷机,就在自家小院里做起了牙刷代工生产,全家人从此有了新职业 。
“不再当渔民,换个方式生活,感觉更有奔头了 。”有这种感受的不只是宗家,同样往上三代靠打渔为生的沿江村村民孙启林,往年渔闲季曾到广东、海南跑过码头,学到了钢构、铁艺制作手艺,如今,他与女儿、女婿合伙办起了金属工艺制品家庭工厂 。“现在靠手艺吃饭,生活安稳 。”孙启林说 。
看:统一社保,后顾无忧
沿江村共有454户、1666人,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政策实施以来,符合退捕补偿政策的1592名渔家人,全部得到了补偿,相关部门又免费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为渔民转行再就业提供服务 。
“男劳力到附近工业园区企业上班,女劳力进城当月嫂,有门路的忙自己的事业……如今在沿江村,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都不会闲着 。”村党总支书记王永来说,渔民都支持政府决策,洗脚上岸后自主择业、自发创业积极性蛮高 。
王永来说,为了安置退捕上岸的渔民,政府专门拿出财政资金,为大家统一办社保,解决后顾之忧 。
56岁的沿江村村民卞大凤,每月养老金1090元 。她的老公宗根银今年59岁,按照60岁享受退休金政策,对妻子“已经拿到两个月的养老金”有点羡慕,而他自己也将在十几个月后拿养老金,他感慨道:“过去想都不敢想,我们渔民也能和城镇职工一样退休后拿养老金 。”
眼前靠劳动挣钱,将来有社会养老,沿江村村民的好日子还不止这些 。王永来说,政府设立了协助巡护、河道保洁、水上清漂等公益性岗位,为退捕渔民量身“造饭碗” 。村组织也在千方百计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想招,为全村长远发展考虑 。
想:换个方式,吃渔文化饭
“沿江村的过去因渔而生,如今还要吃渔饭,只不过这是另一种吃法 。”王永来介绍,沿江村已聘请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扬州李典沿江村特色体验旅游项目规划》,“我们打算以乡村生态农业景观、乡村民居景观、渔业文化景观等特色规划建设,将沿江村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和自然江景于一体的渔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
王永来说,目前南京一家公司过来考察了,计划投资开发渔村特色文化体验旅游项目 。12日下午,世界自然基金会一行人来村里调研,有计划助推这个渔村的生态休闲产业化发展 。
渔家人换个方式,生活更有奔头 。沿江村不少村民看到“渔家饭新吃法”的前景,已在摩拳擦掌 。曾经被誉为“刀鱼王子”的长江刀鱼捕捞能手钱长阳,如今打算发挥“一技之长”,研究沿江村的渔文化,“等旅游发展起来,我就当个渔村导游 。”
已经开吃“渔文化饭”的宗根银,利用自家房子开起了饭店 。儿女都在外面工作,经常带一些朋友回来吃农家菜、赏渔村江景,他敏锐感觉到商机,打算扩大经营发展“渔家乐” 。
“弄得好的话,家家都是度假村 。”宗根银憧憬着美好未来 。采访人员 周晗
【|扬州沿江村渔民“洗脚上岸”:换个方式 生活更有奔头】
推荐阅读
- 安徽省渔船退捕、渔民退渔工作全部完成
- [驾驶员]扬州警方联动刑拘驾驶员 疯狂挖掘机城区上路
- 出生■扬州最小病例!宝宝出生24小时就接受外科手术
- 长江流域渔民退捕“上岸”实现扩产新致富
- 扬州举办“传家风促勤廉”展130余件作品“演绎”家风家训
- 大雾■雾霾与蓝天“泾渭分明” 扬州:大雾锁城
- 【扬州】扬州老人别出心裁自办“家庭铁路展览馆” 庆祝家门口通高铁
- 「」今天起这些公交线路恢复通行 @扬州市民
- 『沿江』明夜里淮河以南有小雨 今日最高气温沿江和苏南13℃
- |扬州收藏家开设“家庭铁路展览馆”展示数万件铁路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