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墓出土“染炉” 看看2000年前的“小火锅”长啥样?

随着气温骤降,火锅迎来了“旺季” 。徐州人对火锅的钟爱程度,决不输四川人 。其实,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火锅就已成为冬季最流行的约饭方式之一 。不过,汉代的“火锅”和我们现在的火锅,还是有些区别的 。
汉代火锅叫“染炉”
何为“染炉”?看到“染”字,会让人认为是汉代贵族家庭染丝帛的工具 。然而,《吕氏春秋·当务》记载了一则“花样作死”的重口味寓言,从中可见端倪 。
齐国二人在路上偶遇,相约去喝两杯 。酒过三巡,一人说:“老板上份肉 。”另一人阻止道:“你身上带的都是肉,我身上带的也是肉,还要另外点肉干什么?”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 。”汉代学者高诱注此处所说的“染”为“豉酱”,即染酱而食 。
徐州墓山二号墓前室汉代画像石“宴饮图”上隐约可见类似染炉的图形,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左边一人拿着能转的扇子似在扇火 。
徐州汉墓出土“染炉”
位于徐州东郊上店村北侧的黑头山西汉刘慎墓中,出土了27件(组)铜器和13件(组)铁器,铜器中有鼎、盘、提梁壶、染炉、带钩、耳杯等,其中,“染炉”第一次在徐州汉代墓葬考古中出现 。
染炉由耳杯和炉组成,炉身为长方形,长21.5厘米,宽13.3厘米,通高19.1厘米,敞口平底,中间有折棱,两侧有对称的提梁,炉底各有一对蹄形足 。炉身口沿两侧中间各伸出一个“丫”形托,上面有一个椭圆环形支架,用以承托上面的耳杯 。炉壁和炉底共有12个长条形篦孔,其中炉底4个、两侧各3个、两端各1个 。染炉最上面的耳杯为椭圆形,两侧双耳外撇,底部呈抹角长方形,杯身口径9厘米、高2.4厘米 。
据资料介绍,这种器物类似现代人盛调味料的餐具,而在汉代,餐具是加热使用的 。从某种角度来看,汉代的徐州人已经开始享用火锅佳肴了 。
古人把调味品叫做“染”
既然染炉和染杯都是餐具,那么它的具体用法是怎样的呢?
有专家用染炉和染杯做了一些实验,结论是:吃肉时,先在染炉青铜盘上的炉具里添上木炭,在耳杯中加入酱和醋等调料,然后将提前制作好的肉干蘸着热的调料食用,适于隆冬时节 。这种吃肉的方法名为“染食法”,特点是用冷的肉蘸热的调料 。
也有资料显示,古人食酱惯于凉食,并不需要温热 。再读“具染而已”四字,说的便是二人迫不及待,边割边染,这方法应该与现在的涮羊肉差不多,特点是用热的肉蘸凉的调料——因此,染炉严格说来不是涮肉用的大火锅,而是加热酱汁的小火锅 。
【|徐州汉墓出土“染炉” 看看2000年前的“小火锅”长啥样?】《礼记·内则》有载:“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 。”也就是说,第一步“烹之”,于鼎镬内先煮好一锅白煮肉;第二步“以汁和”,染杯中盛的就是调味的酱汁 。与上述两个说法不同的是,当时习惯用较烫的调料,所以须以染炉加温,将热的白煮肉在热酱汁中濡染,即所谓“煎”(不是油煎),而后进食 。(魏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