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隋炀帝萧后墓两“国宝”齐登国博

|重磅!隋炀帝萧后墓两“国宝”齐登国博
文章图片

鎏金铜铺首
|重磅!隋炀帝萧后墓两“国宝”齐登国博
文章图片

玉璋
核心提示
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是哪一条?答案是:中国大运河 。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该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 。采访人员了解到,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两件隋炀帝墓与萧后墓出土的文物参展,作为“一河千载通南北”板块中的重量级展品亮相国博 。
“灵魂人物”不可或缺 展览相关负责人联系扬州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彰显了中国古代先贤的伟大创造力和无穷智慧,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本次“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是国家博物馆首次全面系统展现大运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是继甲骨文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孔子文化展之后,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又一重要尝试 。采访人员从国家博物馆官方发布的展览信息中了解到,本次大运河文化展展品十分丰富,既有国家博物馆馆藏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系列文物展出,也有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诸多重量级展品 。
“在大运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隋炀帝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刚介绍,本次国家博物馆在策划大运河文化展时,展览相关负责人曾联系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希望能够在展览中展出隋炀帝相关文物,“无论大家对于隋炀帝个人的评价如何,在修大运河一事上隋炀帝功不可没 。”
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 。建造好的大运河贯通南北两地,成为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更加强了政府的中央集权统治 。2013年,隋炀帝墓在扬州被发现,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并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该展览的相关负责人当时跟我说,这个展览如果没有隋炀帝,就少了一个很关键的‘灵魂人物’ 。”刘刚介绍 。
一件鎏金铜铺首、一件玉璋
两件都堪称“网红”
通过精心挑选,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从隋炀帝墓中出土的一件鎏金铜铺首和萧后墓中出土的一件玉璋送往北京参展 。
大运河的开凿和改造,源于人类对水资源认识和利用的不断深化 。远古传说中就有关于先民治水和开凿运河的故事 。从春秋末期开凿短距离的水道邗沟开始,之后逐渐兴盛,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形成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元代定都北京后,裁弯取直,构成了纵贯南北,以大运河为中心的水上交通网 。运河的兴衰与封建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成为维系统治、稳固江山的大动脉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对大运河进行着修复和整治工作,大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 。
展览第一部分“一河千载通南北”便是全景式地展现了大运河的发展历程,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借展的两件文物也在该板块亮相 。
本次参展的鎏金铜铺首和玉璋都堪称扬州的“网红”文物,曾多次参加大型展览 。
等级都为一级,十分珍贵
象征墓主人高等级身份
“一开始其实是想送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参展,但是考虑到金玉带零件多且繁,出于安全考虑,不适宜频繁展出,所以后来换成了大家也非常熟悉的鎏金铜铺首以及玉璋 。”刘刚介绍,本次借展的两件文物,等级都为一级,十分珍贵,同时也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 。
【|重磅!隋炀帝萧后墓两“国宝”齐登国博】


推荐阅读